一位“老”班主任的苦与乐——记枣庄市峄城区坛山中心小学班主任高文娟
发布时间:2019-07-15 09:1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A+A-
-分享-

她年龄不大,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班主任。从小时候的满怀憧憬,到刚工作时的迟疑彷徨,再到后来的得心应手,直至现在的难以割舍,每种状态都是她最真实的人生体验,每个故事都是她最独特的人生记忆。她用事实告诉人们:做班主任,要走心、用情。她就是枣庄市峄城区坛山中心小学班主任高文娟。

“解铃还须系铃人”

高文娟说,自己选择当教师,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小时候,高文娟跟着当教师的父亲去上学,每次都能看到一群小伙伴围在父亲身边有说有笑。那个美好的画面,一直留存在她的内心深处。像父亲一样,做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成为她的梦想。1998年,她考入枣庄学院,毕业后如愿当上了小学教师。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高文娟满心欢喜,本以为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就在眼前,现实却让她傻了眼。每天早上,从走进校园开始,传入她耳中的便是学生喋喋不休的“告状”声。久而久之,烦躁让她对学生失去了耐心。然而,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击碎了她原有的自信,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解铃还须系铃人。”彻底改变她的,还是这群学生。

那是一节数学课,纪律依然特别差,有的学生说话,有的学生做小动作,有的学生看故事书……当高文娟转身在黑板上板书时,只听 “咣当”一声,一名学生的桌子倒了,书本散落一地。看着这一切,高文娟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怎么会这样?难道我的选择错了吗?”坐在办公室里,高文娟苦苦思索着。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吱”的一声开了。“老师!”一名学生怯怯地叫了一声,然后塞给她一张纸条,转身跑了。

“老师,我们不是故意的,只是管不住自己。我们知道您是为我们好,请您不要伤心了。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下面是56名学生的签名。

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有感动、有高兴、有懊悔,五味杂陈。学生们虽然缺乏自制力,易犯错,却是那么单纯,那么渴望成长。

高文娟不再怀疑,不再犹豫。她敞开心扉,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有针对性、如饥似渴地阅读教育学、心理学书籍;深入开展家访活动,全面了解每名学生;耐心解决每件班级小事,不断总结、反思、改进。

慢慢地,学生有了转变。教室里不再乱糟糟的,“告状”的学生也减少了。期末考核时,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初为人师的高文娟体验了焦头烂额的苦恼,也收获了苦尽甘来的喜悦。

“让改变发生”

“让改变发生”是高文娟做班主任工作的深刻体验。

军是一名五年级学生,一次,因为没完成作业,高文娟让他站起来说明原因。不知为什么,军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对此,高文娟没有生气,而是冷静地调查原因。

她首先对军进行了家访。得知军的父母都在很远的地方打工,爷爷、奶奶无力看管,只能对其放任自流后,她便和其家长沟通,劝说他们至少回来一个,不要耽误了对孩子的教育。之后,她又找到军,与他心平气和地聊天,关心地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对他的问题却只字不提。军还没说几句话,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高文娟又发动全班学生消除对军的歧视,不遗余力地关心、帮助他。最后,她又和各科教师交流,让他们多多关注军。

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关心,让军彻底改变了。现在,他考试不再交白卷,上课不再睡大觉,活动不再不参加了……军的妈妈从外地回来了,爸爸去了离家较近的地方打工,爷爷、奶奶也经常主动与高文娟交流。

由于管理得当,注重家校沟通,高文娟所带班级的学生个个积极向上、阳光开朗。

“这是你的班级,要为之付出!”采访中,高文娟不止一次这样说。质朴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责任和担当。

“既当教师又当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高文娟十分注重以身作则。

刚当班主任的时候,班里的晨读课纪律很差,她尝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好。后来,她灵机一动,把讲台变成了课桌,把自己变成了学生,和学生们一起读书、学习。这一招儿果然灵,学生们都模仿她的样子,认认真真地读起书来。听着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高文娟的心里乐开了花。

新学期换了教室,只有高文娟有钥匙。开学第一天,当她急匆匆地来到教室时,已有近一半的学生在等着了。为此,她既懊恼又内疚。就在她难过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平时教育学生要知错就改,我为什么不能检讨错误呢?于是,开晨会时,高文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郑重道歉。学生们对她的行为感到异常惊讶,尴尬了几秒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学生们的表情中,她读到了谅解和敬佩。

“不断学习和改进,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秉持这种理念,高文娟始终和学生打成一片,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这种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让她走进了历届学生心中。

凭着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高文娟风雨无阻、一路前行。她先后被评为2008、2012、2016年坛山街道优秀班主任,2012年峄城区优秀导师,2018年峄城区优秀教师;在2014年峄城区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所带班级两次被评为峄城区优秀班集体,2018年被评为枣庄市优秀班集体。

“教训比经验多,失败比成功多。”回首自己的班主任生涯,高文娟略有遗憾地说,“比如,管得过细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限制,管得过严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偏爱’问题会让学生的心理失衡……”工作中,高文娟不断反思和总结。学生如何更好地、更长远地发展,是她下一步重点思考的问题。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