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 | 教师要和学生一道看世界
发布时间:2022-12-21 10:4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商河县第二中学 郭玲 A+A-
-分享-

学校要举办校园歌咏大赛,为让班级取得好成绩,接到通知后,我就一头钻进办公室,开始搜索红色经典合唱曲目,并下载下来以备学生练习。

课外活动时,我把精心挑选和拷贝下来的备唱曲目视频资料复制到教室的电脑上,播放给学生们看,想让他们从中挑选一首作为班级表演节目。出乎意料的是,我精心挑选的歌曲却让学生们纷纷摇头,不是嫌这首歌不好唱,就是说那首歌不好听。我不解地问学生们:“那你们想听什么歌?想唱什么歌啊?”几名女生纷纷喊:“《心愿》”“《等下一个天亮》”“《爱的翅膀》”我灵机一动,《爱的翅膀》这首歌我听过,据说是一个歌迷专为一个明星创作的励志歌曲,表达了歌迷对该明星的祝愿和期待。而歌迷之所以有如此举动,和该明星的身世有关。该明星出生于贫寒之家,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他的故事曾激励了很多年轻人。这次,学生既然点名要听《爱的翅膀》这首歌,我就满足他们。于是,我对学生说:“这些歌曲作为合唱曲目显然不合适,不过,我可以把这些你们喜欢的歌曲下载下来让你们欣赏欣赏。”

在下载《爱的翅膀》这首歌时,我选择了一个体现该明星个人奋斗历程的MV。当我把这首歌的MV在教室多媒体上播放时,学生不但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被MV中的个人奋斗历程深深吸引。播放几遍之后,学生逐渐安静下来。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就把音乐的声音调小了,对学生说:“很多同学喜欢这首《爱的翅膀》,但是,你们了解这首歌曲的来历吗?”然后,我把查到的这首歌曲的来历详细地讲给学生听,并且结合画面把该明星的身世和奋斗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显然被该明星的故事打动了,向画面中的人物投去了崇拜的目光。这时,我抓住时机,把这首歌重新播放了一遍,让学生体会这次的感受和之前感受的不同。然后,调小音量,我又问学生:“同学们,此时此刻,伴随着这首歌曲,我想听一听你们的感受,想发言的同学请举手。”话音刚落,下面就举起了一大片手。“该明星为我们中学生树立了榜样,他的不屈不挠,他的坚韧毅力,值得我们学习。”“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感到非常惭愧。”……在学生深情、真挚的讲述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明星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之强。现在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偶像崇拜的年龄阶段,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崇拜偶像总是不屑一顾,甚至加以阻挠破坏。这样就可能拉大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因势利导,注意挖掘学生偶像崇拜意识中的有利因素,让学生崇拜的偶像指引他们成长进步。

最后,伴随着这首励志歌曲,我声情并茂地总结道:“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和喜欢的偶像,可是,崇拜、喜欢他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他们光鲜灿烂的一面,在他们获得无数鲜花和掌声的背后默默忍受的无比艰辛、忍耐和酸楚,他们拼搏时流淌的汗水和泪水,你们看到了吗?你们体会到了吗?很多明星今天之所以会成功,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很多明星出身贫寒,成名之前不是做小角色,就是多年靠卖唱维持生计。在他们成名的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经历。我们崇拜他们今天的成功,一定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像他们一样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那么,就让我们透过明星们绚烂夺目的外在,更多地去关注他们奋斗的身影吧!从这些明星身上,或许我们能收获更多。”

课下,我又安排学生把今天的感受整理成一篇日记,把今天的感悟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里。通过这件事,我反思了很多。以前看见学生把课桌贴满明星画,我也总是简单粗暴地勒令他们撕去,甚至连一句解释都没有。学生慑于我的威严,只得服从。但今天看来,那时,又有多少学生是满怀委屈、满怀不舍地把他们的偶像扔进垃圾桶里的。他们对老师的做法又有怎样的抵触和无奈呢?学生的心灵是一片宽广的天空,他们渴望自由、渴望理解、渴望尊重,寻求自己的爱好,追逐自己的梦想,而偶像有时正是承载他们梦想的一个载体。如果教师更愿意去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心灵,能够从他们的角度和他们一道去感受世界、发现世界,那么,很多类似“偶像”等承载学生心灵梦想的载体就会成为教师教育学生成长进步的有效教育载体。

如此,教师们,请和学生一道看世界。(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商河县第二中学 郭玲)


作者:商河县第二中学 郭玲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做课堂里的“大玩家”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但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喊我“泥巴老师”。

08-07 16:2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孔子如何“启”与“发”?

“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孔子那里。了解清楚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孔 ...

08-12 15: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 ...

08-15 15: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