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
发布时间:2019-07-22 10:3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光柱 A+A-
-分享-

素质拓展训练常用于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可以将其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打破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练习。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学生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有效提升综合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多种趣味性的素质拓展游戏设置,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堂,改良教学评价机制。这充分说明,把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小学体育课堂是大趋势。

教师要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体育素养。学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强调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但许多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理念仍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处于弱势地位。而且,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不能及时创新,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一方面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体育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多参加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会、教学研讨会,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进步。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设置素质拓展课程内容。小学生不仅在智力方面发展有快有慢,在体能方面的发展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身体高大一些,可以做有一定难度的体能训练;而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弱,不能做高强度的训练。在课堂内容设置方面,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要在课前了解所有学生在体能发展方面的特点,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素质拓展课程内容。比如,课堂教学内容为“100米跑”,教师可以设置两条不同的跑道,对体能较好的学生,在跑道中加上跨栏、跳绳等体育项目;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在跑道中加上蛙跳、拍球等项目。这样,在不同的跑道上,学生都能找到个人的兴趣所在,从而积极地投入体育训练中。

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专注力。小学生性格活泼,普遍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如果把教学内容设置成单纯的讲授,课堂内容就会变得枯燥,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参与。而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学生会在课内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比如,教师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分成3组,每10人为一组,每组站成一排。每人先学习一个舞蹈动作,接着从第一名学生开始向后面的学生传递动作。每名学生不仅要学会前面同学做的动作,还要把本人学习的动作加上,再向后传递。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把素质拓展训练评价作为教学整体评价的一部分。以往的教学评价机制往往重视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水平的评价,而忽视学生在体育素质拓展训练中的评价。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存在差异,因此,体育素质拓展训练成果难以量化。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全方位的评价方法。比如,首先,让学生在课后自评互评,对本人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其次,结合学生在课前、课后的表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再次,对学生本季度的综合表现打分。期末,教师再为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或者给他们一些奖品,以资鼓励。综合评价之后,把该评价纳入教学评价中,让学生看到自身取得的进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努力成果。这样,学生会更重视体育素质的训练,家长会更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水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热爱体育,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作者:王光柱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做课堂里的“大玩家”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但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喊我“泥巴老师”。

08-07 16:2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孔子如何“启”与“发”?

“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孔子那里。了解清楚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孔 ...

08-12 15: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 ...

08-15 15: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