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教故事
七颗叫“想家”的糖
发布时间:2024-07-31 08:4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A+A-
-分享-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师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准则。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展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新成果,讲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故事,山东省教育厅举办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评选出一批生动精彩的优秀征文。现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展播,以飨读者。

七颗叫“想家”的糖

济南稼轩学校 岳洋

  月光如水,虫声窸窣,明星闪烁,夜色醉人。2008年盛夏的一个夜晚,我和家人吃完晚饭后在院子里乘凉,习习微风把少年吹得直打瞌睡。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说我考上了历城二中初中部。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顿时睡意全无,激动得在院子里跳起来。“妈妈,我终于考上历城二中啦!”少年的身影像箭一般冲了出去,兴奋而略带颤抖的声音竟然被落在了身后。

  历城二中是我从小梦寐以求的学校,鲜艳的通知书让我和家人在学校里、村里甚至镇上都有了莫大的荣光。

  带着期盼的心情踏入历城二中的校门,褪去那份兴奋和激动,想家的情愫浮上心头。多亏细心的班主任关注到我,她关心我、开导我,让少年又阳光灿烂了起来。

  15年后,当时那个少年郎又回到母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此时的历城二中初中部已经更名为济南稼轩学校,学校也整体搬迁到唐冶新校区,而我,也成为一名班主任。

  第一次见到这群可爱的新生时,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刚入学时的自己。开学第一课是军训,对学生来说,不仅要承担身体上的苦和累,而且要同时承受想家时的难过和心酸,是一次很大的考验。

  到底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难关呢?就在我绞尽脑汁的时候,我的妻子提醒了我:“军训这么苦,你要给孩子们一点儿甜呀!”妻子的话让我恍然大悟。

  于是,开学当天,每名学生都分到了七颗糖,七颗糖的口味不同。大家一边叽叽喳喳地讨论、摆弄,一边小心翼翼地剥开一颗塞到嘴里辨别味道。

  “知道老师为什么给你们发糖吗?”等到全部分发完后,我让他们安静下来,询问他们。

  一弘说:“老师,这是您送给我们的初见礼物。”

  “报告,我知道。”个头高高、一脸憨相的柯锐站起来,“老师想收买我们。”

  “哈哈哈……”学生哄堂大笑。悄然间,陌生感逐渐消失在了大家的笑声中。

  “军训几天啊?”我问。

  “七天!”学生异口“童”声地回答。

  “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在这所学校上学,我是33级,你们现在是46级。”

  “哇!”全班学生纷纷拍着小手鼓掌。

  “我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刚来第一天就哭鼻子,所以克服想家是同学们寄宿生活的第一关。我们就从军训开始,每人七颗糖。想家时,你就吃一颗。等七颗糖都吃完了,你就可以回家了。”

  “老师,我现在已经想家了,我先来一块吧。”雨萱害羞地小声嘟囔。

  “好啊,那你就先吃一块。注意,只能吃一块哟。”我一边看着雨萱悄悄吃掉第一块糖,一边观察其他学生的表现。有的学生和同学交换不同口味的糖果,有的学生则默默地把糖收了起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搭子’吗?”学生眨着大眼睛满脸疑惑。“‘搭子’就是有相同兴趣的伙伴,有学习搭子、书法搭子、篮球搭子……”

  君然说:“我喜欢打篮球,谁愿做我的‘篮球搭子’?”航宇、祎隆都站了起来。“我喜欢游泳,谁想成为我的‘游泳搭子’?”邵禾磕磕巴巴地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春锦、子涵等同学成为邵禾的“游泳搭子”。

  明亮的教室里,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搭子”,在“搭子”的陪伴下开始了军训生活。

  军训第三天晚上,学生累了三天,都耷拉着脑袋,即便是班里放着电影,也丝毫提不起兴趣。晚上,我组织学生和家长开视频,很多学生见到爸爸、妈妈后都泣不成声,最后红着眼回到教室,吃上一块糖。

  后来,军训结束了,这七颗糖却有了不同的去处:腾蔚的妈妈说孩子的七颗糖一块也没吃,都放进自己的“宝箱”里珍藏了起来;屹轩妈妈说孩子的糖一块也没吃,都分给了自己的“饭搭子”;雨恬妈妈说孩子自己没舍得吃,拿回来与家人分享了,因为这是上初中后通过自己努力赢得的第一份奖励。

  后来,我得知学生给这七颗糖起名为“想家”。这七颗糖于我而言是一个教育工具,没想到在学生“多情”的演绎中升华出一份教育智慧。“想家”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对学习的外延。这七颗糖其实就是衡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外化,让他们懂得了延迟满足。

  那些把糖留到最后的学生,学习上目标感强,生活中井井有条;那些一开始就把糖全吃光了的学生则在学习上缺乏耐心,不懂得如何分配学习时间,思考问题不够深入;而那些把糖分给他人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乐于助人,有责任、懂担当。后来,我把糖的后续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对号入座,反思总结,在学习和生活中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七颗名叫“想家”的糖,既使学生克服了想家的情绪,又通过榜样引领起到了教育示范作用。这就是我和这一级学生的第一个故事,一个难忘而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