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教故事
扎根大山成就梦想
发布时间:2024-08-06 09:3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丰林 A+A-
-分享-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师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准则。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展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新成果,讲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故事,山东省教育厅举办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评选出一批生动精彩的优秀征文。现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展播,以飨读者。

扎根大山成就梦想

平度市大泽山镇大泽山小学 王丰林

  “带着老师圣洁的希望,去把少年时代的梦想实现;到那时候我们的思念,还会飞到老师的身边。”

  是的,每当学生从祖国各地飞回来的时候,我就觉得,39年扎根大山,真是值了

  爱学校,当家长

  39年如一日,在大山中恪守教师职责,牢记育人使命,用进取和奉献为学生铺就精彩人生,诠释一名乡村教师的初心本色。

  其中,我最不能忘记的,便是年轻时曾经在天柱山脚下原青杨乡北蒋家村一所两个人的偏远学校,耐得住寂寞,不忘初心,一干就是8年。直到1994年撤校并点才离开了我经营的这所学校。其间,我既是班主任,又是校长,力求让学生享受到城区学校的教育。那时候,村里连理发的都没有,学生的头发长长了也没法理。我便从不到100元的工资中挤出14元钱,托人在城里买了一套理发的工具。从此,学生理发的事都包在我的身上,并且使学生养成了及时洗头、剪指甲、讲卫生的好习惯

利用课间时间为大山孩子理发

  39年一路走来,“扎根大山”成了我永远不变的信念,也让我拥有了很多教育故事。

  为学生,舍自己

  面对带着疤痕的眼睛,我的心里也有点儿酸。1999年,我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担任语文、科学、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因为天天忙碌,经常加班,再加上和爱人两地分居,吃饭根本不规律,有时甚至连饭也吃不上,所以经常感冒。一天,我患上了病毒性感冒,结果左眼也被病毒感染,病情一天天加重。为了不耽误上课,我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到村里的小医院挂吊瓶进行治疗。

  一个多月终于熬了过来,学生的毕业考试结束了,我匆匆坐车去了平度市人民医院,医院的专家诊断为病毒性的角膜炎。当时,医生埋怨我:“这是当今医学界都无法根除的疑难杂症,而且容易复发。你怎么不早来治疗啊!”

  听完之后,我愕然了,可是,当我面对每门学科都在全镇名列前茅的教学成绩,我没有后悔,反而很欣慰

  后来,我又去了青岛、潍坊的医院,结果都无济于事。20年来,我天天把眼药水带在身上,随时随地及时滴眼药水。2002年,为了迎接青岛市规范化学校检查验收,我的眼疾又复发了,而且很严重,几近失明。潍坊的医生让我住院进行“眼球注射”治疗,但是我拒绝了。我依然带着药回来,每天坐车去相隔60里路的莱州进行“眼球注射”,从而做到了治病和工作两不误。

  20年了,我的眼疾复发了好多次,现在晶状体的角膜已经留下了无法除去的疤痕,我的左眼视力几乎为零

发挥名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

  对工作,讲奉献

  34年来,我一直坚守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一直是实验教学的管理者、20个班的仪器管理员,一直担任语文、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还是学科带头人。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工作,我没有半点儿懈怠,总抱着一颗平常心,俯下身子,为大山里的学生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按照规定,拥有16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实验仪器管理员应该是专职教师。可是我们这所山区学校一直师资紧张,我只好身兼数职。

  从2002年开始,仪器管理工作开始实行计算机入账管理,每件仪器的登记入账需要录入十几个小项目,完成这一件仪器的录入有时竟需要十几分钟,3000多件仪器需要的时间可想而知,并且每年都要统计。工作的琐碎和麻烦只有从事此工作的教师才知道。我是镇驻地学校的仪器管理员,不仅要做好仪器管理工作,还要统计全镇仪器。为了上交及时、准确无误,我便经常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大山的小路上,冒着风雪去各学区小学检查、指导系统录入、统计等工作。

  如此烦琐的仪器管理工作需要很多时间,白天,我要管理班级、上课,所以,只好利用夜晚甚至深夜的时间。现在想想,不知有多少天是在晚上11点以后我才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经过20多里的山路返回家中。这一切,只有我和我的爱人知道。她总会既疼又恨地说:“你的那只眼睛还要不要了?”

  就这样,凭借我的毅力、耐心和上进心,我把仪器管理工作做到了极致,受到了青岛市领导的高度评价。2015年,青岛市教育局领导来我们学校检查指导工作,青岛市市南区的一位校长说:“这是我看过的唯一的山区仪器室。”我的仪器管理工作为我们这所山区小学锦上添花。

到留守儿童家中家访

  是呀,虽然谈不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我一站在讲台上,浑身就充满了力量。

  曾经有一位记者问我:“那么多教师都挤着进城,而您却放弃了好多次进城的机会,到底为什么?”面对记者的不解,我认真地说:“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我的情也在这里。我离不开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更离不开我。”

  最后,记者是这样说的:“您是一丛悄悄盛开在山谷中的清雅幽兰,默默扎根在贫瘠的土地上,把淡淡芬芳撒满每一道荒凉的山脊。您是播撒希望、成就孩子们梦想的大山良师。”

作者:王丰林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