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一些考生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卸下高考重担的考生里,有的放下考卷的第一件事,不是跟朋友结伴毕业旅行,就是和家长一起购买电脑、手机等入学必备“N大件”。
准大学生即将面临着独立生活的挑战。很多新生入学后不久,就会财务困境,月初挥霍、月末“吃土”,冲动消费后又后悔不已,这些都凸显出大学新生由于财商缺失带来的现实困境。
很多家长和学生把培养理财能力片面地理解为“省钱”,其实,这更是关乎未来生活能力、责任感和决策力的必修课。无论是“节流”,还是“开源”,都少不了对理财知识的学习和防诈意识的培养。这个暑假,正是他们补上“财商第一课”的黄金窗口期。
一
为了奖励子女高中三年的努力,很多父母都会给他们一笔“大学启动金”。
面对这笔钱,第一步要学会的是厘清“必需”与“欲望”的边界:优先考虑满足核心需求,比如电脑要满足自己未来所学专业要求的配置,其次再考虑其他诉求,避免为虚荣心买单。如果预算有限,要以实用为主。
暑假里,一些商家常打着“入学必备清单”的旗号促销,这时候更要保持清醒:那些被包装成必买的商品,未必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冲动下单的折扣、跟风入手的潮流商品,往往是超支的“隐形推手”。真正的“节流”是在精打细算中培养价值判断力——不是盲目省钱,而是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这不仅是为大学生活筑牢物质基础,更是在日复一日的理性消费中,悄悄打磨自律与判断的能力。
二
考虑到上大学后丰富的社交活动以及各种爱好的开销,很多大学新生并不满足于家长提供的生活费。所以,一味“节流”,不如适当“开源”,趁着开学之前的空闲时光,为大学生活储备更多“可支配资金”,还能丰富阅历。
适合准大学生或大一新生的兼职机会并不少,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与兴趣,不一定将目标定为重复劳动性质的零工,可以选择一项既能为自己挣到零用钱又可以积累社会经验的工作,比如家教、自媒体、正规活动协助等。但是,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确认雇主资质,了解工作内容和报酬细节,避免高风险或违法工作。
“开源”是财商提升的积极一步。打工和兼职能带来额外的“可支配收入”,既减轻家庭负担,还能深刻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体谅父母辛劳,培养责任感、独立性和规划能力,是宝贵的“社会预科”。
三
刚成年的学生,脱离了家长和高中校园的保护,势必会面对很多复杂的状况。主动去了解一些金融常识,做好反诈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经济安全。
很多校园贷和非法网贷往往打着“低息”“便捷”“零门槛”的幌子,实则利息高昂,暴力催收,极易让学生陷入债务深渊。还有一些新型诈骗,会伪装成“刷单”兼职,以“轻松赚钱”和高回报为诱饵,要求涉世未深的学生先交一笔保证金,再诱导他们落入陷阱。作为一个大学新生,无论多么需要钱,这些都是坚决不能碰的红线,凡是要求先交钱的工作,都要第一时间提高警惕。
大学入学前的暑假是诈骗高发期,骗子会利用准大学生和家长等待录取时的焦虑心理及各种不对等信息进行“精准施诈”,所以务必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不要将自己的密码、银行卡号以及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泄露给他人,也不要使用非正规平台进行交易。
步入大学,意味着离开父母,要逐渐成为一个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者”;步入成年,意味着要为个人财务分配精打细算。“开源”“节流”“防骗”是准大学生提升财商、为经济独立做准备的务实三步曲。
锻炼财商是一项长期的学习过程,这不仅关乎金钱管理,更是在培养责任感、规划力、抗风险能力和独立人格——这些都是和书本知识同样重要的生存技能和人生财富。
作者:张婧文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