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烟大学子和来自全省高校小伙伴们在这个网红岛上搭建了7座奇巧木屋!
发布时间:2020-08-26 15:47 来源:烟台大学 A+A-
-分享-

山东省办赛时间最长、规格最高、最具实践性和行业影响力的大学生建筑类专业赛事——“乡伴杯”山东省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今年来到了烟台市美丽的海岛——养马岛。近年来,大赛将设计竞赛、实体搭建、学术讲座融为一体,为参赛者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提高的机会,也为烟大学子树立了良好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拼搏意识。

开幕式上,烟台大学副校长邓昌亮介绍了烟台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山东省大学生建造设计大赛的发展历程。

赛事初评阶段共有省内外29所高校,309份作品参赛,经省内外专家的评选,最终评选出由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大学生组成的7支参赛队伍进入现场搭建阶段。



8月21日至25日,短短4天时间, 7支参赛队伍用木材、金属、塑料中空板、瓦楞纸板等多种材料,为大家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旖旎的海岸风光、奇巧的艺术设计,共同勾勒出生动而美丽的画卷。

本次竞赛以更好地提供旅游服务和提升体验为题,重点关注弱势人群、社区服务、乡村建设等社会热点。 旨在在岛上设计建造满足停留、休息、观赏、售卖等功能或行为的小型木结构建筑物。

经过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审,最终烟台大学作品《新穴居》、山东建筑大学作品《卯材》获得本次建造设计大赛一等奖;山东理工大学作品《参天》、山东建筑大学作品《海边移动图书馆》、青岛理工大学作品《木又寸亭》获得大赛二等奖;滨州学院作品《听海》、济南大学作品《翼于海浪之上》获得大赛三等奖。

大赛的评委会组长天津大学张玉坤教授点评作品并公布最终的比赛成绩

闭幕式上,烟台大学副校长宋中民表示,本次大赛参赛的师生们充分展现了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团队协作的综合素质,并用精湛技艺搭建出了立体的木构空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本届大赛是山东省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一次深度教学交流活动,更是通过身体力行的设计与建造实践让学生们在协作与互动中更好地了解乡村现状、激发设计动力、建立专业自尊,培养富于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牟平区常委宣传部部长、养马岛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纪风红,乡伴文旅集团乡伴文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朱胜萱,光合田野——大行造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人王磊分别为闭幕式致辞。





获奖作品展示

一等奖

●烟台大学 《新穴居》 ●

设计理念

“新穴居”顾名思义有别于原始社会的穴居,在满足其贴近自然的基础特征之外,更要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从半地穴居中抽取其截面形态和空间形式作为方案的出发点,融入养马岛场地的特征元素构建出空间轮廓,满足人群与自然在各方面的互动需求。

搭建过程



锯木、开槽、穿孔、定位,分工协作,克服雨天泥地的重重困难,整个现场进行得如火如荼。

●山东建筑大学  《卯材》●

设计理念

以中国传统木工为基础,加持现代木工的相关技术手段旨在创造一个简易、便捷、装配式的木构装置。“卯”即以卯,代指主要构件的连接方式;“材”则取自“营造法式”中的“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主,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意指所用材料的标准化、模数化。

搭建过程



清点搬运木材,牢固地基,组装墙体,一个个困难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迎刃而解,默契感逐渐提升。

二等奖

●山东理工大学  《参天》●

设计理念

“参天”意为遮风避雨,大树参天。在激涛的海浪声中,它直面大海顽强地生长着,冷酷的海风、腐蚀的潮水从不能使它后退半步。服务于民、为人们休憩提供平台;无声言语,却是人们探索大海的保护伞。本方案设计以四棵树的"树干"作为建筑的锚点,旨在赋予木材新的生命,让其以全新的姿态在养马岛生长。

搭建过程



雨天施工,平整场地,加工构件,交通安全隐患,规范安全地使用工具,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使队员们充满了信心。

●山东建筑大学 《海边移动图书馆》●

设计理念

还有什么比海滨落日下,遇见好书更浪漫的事情儿?用窄木板替换原本只能放报纸的木棍,增加可存储的书籍数量;用宽木板替换休憩的布木凳,增强木凳的实用性;将中间三榀改装成可开启的售卖窗口,增添移动书咖的趣味性。最终实现可移动拼合、阅读畅饮的海边IMLABOK书咖。

搭建过程



恶劣的天气给搭建平添了很多工作量,但即使这样,同学们依旧干劲十足。

●青岛理工大学  《木又寸亭》●

设计理念

以木头的生长性作为建构核心,木头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到作为人类建造的参与者,这一过程便展现在每一位驻足木又寸亭的人眼前。

搭建过程



数据的准确和尺寸的严谨,任何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才能将搭建这个答卷圆满完成。

三等奖

●滨州学院  《听海》●

设计理念

木亭整体造型通过玫瑰螺,海螺等元素应运而生,以简单的六边形为单体旋转复制生成,层层递进,海螺的曲线演化为了建筑外部的曲线造型,从而产生一个具有韵律美的木构建筑,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憩、游玩、观光的场所。

搭建过程



出现连接不稳定问题时,小组成员共同商议,与木工师傅交流沟通,合力解决,最终得到可行性方案。

●济南大学  《翼于海浪之上》●

设计理念

从形式出发,受到环境压力,最后又回到形式。翼于海浪之上——最大的环境压力——海,提供了海天一线的广阔视野,提供了风,让人联想到逆风飞翔的海鸟——张力和生命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不仅表现着我们对这座木构的表达,更是我们对养马岛未来的期望。

搭建过程



在师傅的安全指导下,小组成员学习各类器械使用方法,加快施工进度。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