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河东区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构建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红色德育体系。该体系以课程、活动、文化为核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挖红色育人资源。河东区投资1.5亿元建设华东野战军纪念馆、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步创新开发《新四军在沂蒙》双语绘本,构建起全龄段红色教育体系。建立教育部门牵头,宣传部、文旅局等多方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学校+部门+基地”市域联动模式,联合开发21门精品研学课程。立足校本特色投资360万元打造青少年红色体验中心,创新推出烙煎饼、纳鞋底等沉浸式劳动课程,其中青少年沉浸式课堂《淬火成钢》探索了红色基因传承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是创新丰富活动形式。累计开展红色主题班会超2000场,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同频共振。学生拍摄的《海棠花红》《信》等微电影斩获亚洲微电影竞赛奖项。依托数字赋能建成红色影视、歌曲资源库,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2部红色电影、学唱2首红歌,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红色教育新生态。
三是推进协同融合发展。推进沂蒙精神与学校党建、传统文化、学科课程、教研科研、德育活动深度融合,将课程、故事、电影、歌曲、研学五项工程联动,形成“馆校合作”“家校社联动”等特色模式。深化跨区域辐射合作,联动井冈山、延安等革命老区组建“红色教育联盟”,实现课程共享、基地互通,年接待市内外研学学生超6万人次。组建200人“五老”宣讲团,开发口述史、情景剧等特色课程。构建“红种子成长手册”云平台,创新实践学分银行制度,实现4.2万学生成长数据可视化育人生态。93%家长反馈学生协作意识、勤俭品质显著提升。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为解决假期看护困难与成长资源匮乏问题,济南高新区推出“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项目(学生组成若干假期活动小组),构建“政府 ...
临沂市河东区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构建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红色德育体系。该体系以课程、活动、文化为核心,通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