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9-06-13 16:0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焦旭 A+A-
-分享-

过去,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缺乏学生思维活动空间等问题。这显然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精神。由于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

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想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教师必须首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不训斥、不惩罚,而是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例如:在教学中,我将自己列为学习者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我用“你真行”“你很好”等话语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而是耐心地指导、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耐心和诚心。这样做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以最佳的心态面对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我在教学生朗读课文《可爱的草塘》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且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例如,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并在小组内讨论、动作表演。这节课,学生始终在我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人人都有参与重点训练项目的机会。这样,课堂教学自然“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会自然而然出现。

作者:焦旭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做课堂里的“大玩家”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但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喊我“泥巴老师”。

08-07 16:2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孔子如何“启”与“发”?

“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孔子那里。了解清楚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孔 ...

08-12 15: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 ...

08-15 15: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