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激励 提高兴趣
发布时间:2019-06-13 16:0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彭莹 A+A-
-分享-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教师采用激励教学法,在课堂上不断发现学生的学习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尝试采用激励教学法,让学生直接受益。

巧用环境鼓励法,营造高效学习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置身学习情境中,有利于学生增强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室的角落里,我每天写一条鼓励性标语,让学生在课前大声朗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通过标语的展示,不仅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还不断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于课堂活动中,从而消除学生的畏学情绪,帮助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妙用语言激励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励教学模式的使用,不仅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而且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在意老师的评价,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内容,发挥语言的艺术性,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譬如,在学习《三顾茅庐》一课时,对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吃闭门羹的事情,不同的学生持有不同的看法。我作为课堂的主要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质疑,并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对答错的学生,我及时进行鼓励和纠错,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善用榜样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将老师视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因此,教师应认清自己的角色,不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课下,教师还应加大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扩大阅读量,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我特意增加对阅读技巧的练习,在课堂上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方式朗读给学生听。这样做,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诵读能力。

总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激励教学法的重要性,进而巧用环境鼓励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妙用语言激励法,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每名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善用榜样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者:彭莹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做课堂里的“大玩家”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但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喊我“泥巴老师”。

08-07 16:2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孔子如何“启”与“发”?

“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孔子那里。了解清楚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孔 ...

08-12 15: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 ...

08-15 15: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