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变革 打造生态 推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
宫珂:创新素养培育的落实落地:学校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1-24 15:3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宫珂 A+A-
-分享-

  编者按:2021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瞄准创新以及创新人才背后更深层次、更为内核、更具教育属性的创新素养,采取整省推进的方式,构建了面向人人、纵横贯通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五大体系”,在理念、实践等方面实现了从“想到”到“做到”的诸多突破,综合性、立体化、全链条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大生态初具雏形。《山东教育报》高度关注这一富有活力的领域,将紧密围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落地问题持续推出系列化理论文章。《山东教育报》拟分两期,分别从教育生态、“双创”素养、课程建设、项目化学习等视角进行探讨,以期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有所裨益。

创新素养培育的落实落地:学校怎么办

宫珂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创新素养培育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要求的具体落实,体现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根本性与实效性意义。为实现创新素养培育工程的落地,首先要坚持以学校为中心,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发挥好主体作用,在创新素养培育的内容、实施、制度、评价和保障层面动足脑筋、做足工作。

  从内容维度上看,各级各类学校要形成对创新素养的共识,明确学段重点目标和领域。学校层面要形成对创新素养的共识,从“硬环境”和“软环境”入手,注重在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校园精神文化(学校办学模式、教风学风等)、校园制度文化(学校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等)中融入创新素养培育理念,激发创新兴趣,培育创新意识,聚焦核心、多点多力、综合施策,焕发创新素养培育的内生动力,努力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从制度维度上看,各级各类学校要推进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统筹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创新素养培育不仅是一种政策行为,而且是一种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活动。科学的培育体系需要建立在学校精准对标和精细管理基础上。作为学校治理的核心力量,校长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组织并参与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构建的攻坚战,为创新素养培育的落地贡献专业力量。这就要求学校完善运行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有助于发挥教师创新素养培育热情的制度措施。总之,要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不断提升制度构建中教师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为创新素养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从实施维度上看,各级各类学校要着力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活动体系。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以全省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目标为依据,注重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创新元素,重视建设与实施发明创造课程,整合现有课程,在创新素养课程设计及开发上下功夫,探索开发多样化个性化课程,建立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创新素养课程资源库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将创新素养课程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促进其他育人课程释放潜能、提质增效,彰显创新素养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

  从评价维度上看,各级各类学校要优化教师评价、改革学生发展评价机制。作为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新时代的教师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创新教育素养是教师核心素养的根本,是支持教师开展课程创新、教学创新、评价创新、管理创新的原动力,让具备创新教育素养的教师通过持续的教育创新来推动学生创新教育,聚焦育人,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设立评价指标和标准,以便准确评估教师、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成效,及时对培育情况进行反思。

  从保障维度上看,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师资培育、理论研究和资金支持方面做足保障。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多部门有效配合,多方面深入进行。在保障体系上,学校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充分信任与依靠师生。例如,在师资培育上,学校要建设一支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知识结构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又如,在政策支持上,学校可以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对取得创新成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参与创新的学生,学校应考虑免修或互认一部分课程,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奖学金。

  总之,创新素养是核心素养中最基础、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种高阶品质,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催化剂。各级各类学校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资源,切实将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价值指向、行动遵循和评价标准,持续提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宫珂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策略探析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 ...

07-11 10:5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深耕“五优化”沃土 激活“五力”生长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教师成长生态圈构建方略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以深入落实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 ...

07-11 10:5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育心赋能”滋养学子向阳拔节——临朐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临朐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锚定“塑心健行,育德润才,助力临朐学子健康成长”的工作目标,大力实 ...

07-11 10:5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