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学会悦纳和爱
发布时间:2019-07-15 09:52 来源:山东教育报作者:陈桂珍 A+A-
-分享-

在走廊里等待下课,随手翻阅书架上的图书。梅子涵为一本书写的序言吸引了我。他在《亲近文学》中说:“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同时也就滋生出来……”文学是能够抚慰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东西叫作“灵魂”的话。

在《阅读优秀》中,梅子涵引用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

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杂乱的野草,

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梅子涵又说:“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我慢慢地读过,目光缓缓地、真实地触摸过每一个文字,心里充溢着暖暖的感动。我盼着下课铃声响起,盼着上课铃声响起。我急切地想在开始新的一本书的阅读前告诉孩子们: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阅读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种幸福,是滋养心灵的幸福。等长大了,你就会懂!

所以,每天“见缝插针”的阅读成为孩子们的福利。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语文课完成学习任务后剩余的几分钟、小自习、午休后等待上习字课的间隙……一个个零碎的时间片段,都成为孩子们最宝贵的阅读时间。他们每天都充满兴奋地期待着,像渴望阳光雨露的禾苗,渴望着书籍的芬芳,渴望着被美好的故事、美好的情感滋养。

乘热气球去旅游

终于,下课了。终于,上课了。多媒体设备已经打开,玛蒂娜已经笑眯眯地站到了热气球上。孩子们激动地欢呼:“乘热气球去旅游!哇——!”

然后,我们一起跟随玛蒂娜去旅游!

孩子们很兴奋,最初是端端正正地坐着,后来就歪的歪,斜的斜,举手回答问题时急得小脸通红,嘴里不断发出“嗯嗯”的声音。我没有去约束他们。阅读是心灵的放逐,追随书中的思想游牧八方,干吗还要用条条清规来束缚孩子们呢?当他们小小的心灵慢慢摒除浮躁,他们有权利享受肢体的解放,有权利享受情感的自由释放!

吊篮和海鸥飞得一样高了!玛蒂娜站在吊篮中小心地向下瞧,看到地面上的航船、车辆都很安静,人像蚂蚁一样小……

“老师,老师,玛蒂娜害怕吗?”

“老师,老师,我好担心啊!”

多么善良的孩子!我冲他们安慰地笑了笑,没有回答,继续翻动绘本。

玛蒂娜乘坐的热气球要降落了,我把绘本停在了这一页上,不再讲述。孩子们果然没有辜负我的“等待”,纷纷举手发言:

“老师,下边好多人啊,热气球不会落到人群里吧?”

“老师,热气球能平安降落吗?”

“老师,可不要伤到人啊!”

话语里流露出的关心让我再一次动容。小孩子的心灵是如此的柔软、纯粹,有时真的不需要讲解,他们发自内心的善良就像一束光,让故事生辉,让人间生暖。

热气球终于平安降落了,海滩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轻轻地合上书本,孩子们一下子都坐直了身子:“完了?没有了?咋这么短啊?”

我微微一笑:“要下课了,孩子们。一节课了呢!”

他们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真的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啊!”

有个孩子恋恋不舍地说:“老师,我好喜欢玛蒂娜,能把她留下来,每天都和我们一起上课吗?”

如石击水,小孩子们立刻都嚷嚷起来:“对啊对啊!老师,把玛蒂娜留下来吧!”

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真诚,让我心里涌起深深的感动。阅读,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啊!那些干净的、闪着光的、如钻石般美妙的文字,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在阅读中品味、行走、感悟、发现,慢慢地学会了悦纳和爱。相信这种悦纳和爱,也会成为他们灵魂的一部分……

爷爷变成了幽灵

为了营造阅读的气氛,我早早地播放了轻音乐,把绘本封皮投到了大屏幕上——《爷爷变成了幽灵》。孩子们忍不住读出声来,然后嘻嘻地笑成一团。是啊,爷爷竟然变成了幽灵,在他们眼里这是多么好笑、好玩的事儿啊!

我突然插入这样一个故事,是别有用意的。上周连续发生了两件让我很忧虑的事儿,两件事同一性质,也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上。我们年级两位老师怀了小宝宝,尽管我再三强调不要在教室、楼道内追逐打闹,这个孩子还是先后冲撞了两位老师,引起一场虚惊。道理讲过无数次,他总是不能入耳、入心。我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用心感悟爱和被爱,懂得生命的珍贵。

孩子们看着封皮谈着、说着、笑着。上课铃响了,我开始了讲述。随着故事的进行,孩子们安静下来,小脸变得越来越严肃、越来越沉重。我不去约束他们,让他们用最舒服的姿态,或趴着、或坐着去听,任由他们在阅读中解放身体,释放能量,也释放情感。

我问:“爷爷变成了幽灵,回来找艾斯本了,艾斯本为什么不害怕?”

一双双小手在沉默中举成一片充满希望的树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因为爷爷非常爱艾斯本,艾斯本也非常爱爷爷。”

“因为爷爷是艾斯本的亲人。”

“爷爷没有变成幽灵前是他的爷爷,爷爷变成了幽灵,还是他的爷爷啊!”

多么精彩的回答!

我说:“即便死亡如此残酷,也割不断艾斯本和爷爷的骨肉亲情啊!”我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无邪的眼睛里写满了感动。

死亡,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爷爷变成了幽灵》讲述的是,艾斯本的爷爷在大街上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为了向艾斯本道别,爷爷变成了幽灵,回来寻找艾斯本的故事。艾斯本和爷爷的幽灵在一起的日子里,回想起很多温馨的画面:爷爷带他去游乐场、看赛车、看电影、钓鱼,爷爷冲他大吼大叫,和他一起扮鬼脸,挠他痒痒,把糖藏起来……美好的往事让艾斯本心里很温暖。后来,爷爷突然想起来,自己已经去世了,变成幽灵是为了回来向艾斯本说一声“再见”。爷爷和艾斯本都知道,一旦说过“再见”,他们就永远都不会再见面了!于是,祖孙俩都哭了。

“只为了给亲爱的小孙子说一声‘再见’,爷爷变成了幽灵,每天到处游荡,独自叹息。现在,爷爷要和艾斯本告别,永远地消失了。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我的声音低沉、缓慢,有些喑哑。

“忧伤”“难过”“伤心”“想大哭一

场”……

孩子们的小脸很严肃,他们说了一连串的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告诉他们,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那么美好,如同我们现在,可以一起玩耍、一起欢笑,可以享受爸爸妈妈的疼爱。但每一个生命的逝去,又是多么让人伤心、难过啊!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他人的生命……

“爷爷穿过墙壁走了……艾斯本目送爷爷消失在了黑暗里……”

故事结束了。满怀着忧伤的讲述轻轻地回荡在空气里,孩子们不再笑了。我相信,这个温暖的、关于死亡和爱的故事,会深深地植根于孩子们的生命里。无论他们领悟到多少,我相信,他们慢慢地会在这样的阅读中懂得珍惜、珍重;学会爱自己,爱他人。


作者:陈桂珍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做课堂里的“大玩家”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但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喊我“泥巴老师”。

08-07 16:2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孔子如何“启”与“发”?

“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孔子那里。了解清楚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孔 ...

08-12 15: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 ...

08-15 15: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