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有声的齐鲁文化 专题片《寻访齐鲁儒风雅音》热播
发布时间:2022-12-19 22:04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寻访齐鲁儒风雅音》专题系列片片段——“济南乡吟雪公调”

  近日,一部以讲述多年来发掘采录山东传统吟诵读书法,传承并弘扬中华吟诵绝学的特色专题系列片《寻访齐鲁儒风雅音》在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有么说么故事会》栏目播出,引发受众积极反响,被央视影音等众多媒体平台转发。

  《寻访齐鲁儒风雅音》节目在山东省传统吟诵采录办公室同仁多年的田野采录工作背景下,聚焦中华传统读书法这一冷门绝学,通过现场访谈、影音资料等多种影像方式,再现了一群吟诵采录人克服苦难,奔走于广袤的齐鲁大地和宝岛台湾,抢救挖掘、保护传承近乎失传的山东传统吟诵读书法的故事。

  专题片先后推出“济南乡吟雪公调”和“走近吟诵老人”两期节目,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吟诵采录成果,视频大量采用山东传统吟诵采录团队的第一手田野调查原素材,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视觉冲击力,其中蕴含的中华诗教思想和经典吟诵价值,对于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和创新转换,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途径。

  山东省语委办公室的“山东省传统吟诵采录与传承工作”项目,作为2018年山东省教育厅年度重点工作,经过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试点采录后,由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接省域采录,在省委老干部局大力支持下,在各地吟诵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山东省传统吟诵采录传承工作办公室在全省四万名老干部中摸排出上百位读过私塾的老人,由项目发起人省教育厅语委办李志华调研员带领全省传统吟诵专家组成的采录队伍,共采录200余位八九十岁的吟诵老人,录制两万多分钟原生态吟诵视频,基本呈现了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山东私塾教育和传统吟诵的概貌,奠定了“齐鲁吟诵资料库”的基础语料,这是一批是宝贵难得的口述实录教育文献。

  团队还以学术访谈、名家采录、公益传习的方式,从台湾地区采录回传山东古调吟诵,抢救了失传百年之久的齐鲁读书声及古典书籍读书方法等珍贵教育文献;选择木刻版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绘图千家诗》《声律启蒙》的精良版本,影印成套《蒙学元典》,服务于吟诵采录工作;山东省语委办公室还举办多期省级骨干教师经典吟诵培训班,推进全省古诗文吟诵教学,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弘扬。团队以扎实的工作先后获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十大优秀阅读项目之首的荣誉,为山东省教育厅赢得第五届山东省全民阅读“书香机关”称号,项目负责人获得第五届全民阅读先进个人称号;《以中华经典诵读为纽带的鲁台文化交流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山东省第五届文化创新奖。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副司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张世平先生对山东省传统吟诵采录工作评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山东省传统吟诵采录传承办公室的鼎力推动下,古老吟诵焕发新的生机。吟诵读书法在齐鲁、在全国已然蔚为大观!”

  山东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副主任林建宁赋诗:观济南电视台《寻访齐鲁儒风雅音 走近吟诵老人》专题片有感:

  采录贤能,七载功成。传道弘毅,绝学再生。

  吟诗学堂,君子儒风。诵经乡里,渐成文明。

  巍巍华夏,文脉正统。我辈努力,中华复兴。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感言:“清河诗咏寻常处,犹有儒风几度来。” 吟诵,绵亘古今,一端连着历史,一端系着未来,时下正在扮靓我们的生活!传统吟诵采录,是一件辛苦又意义非凡的工作,将经典诗文、世纪老人、古风吟诵合而为一,传承、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心凝聚民心,用诗意浸润人生,带给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向山东省传统吟诵采录团队致敬!

  坚持三十年教学传承吟诵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少松说:收到发来《走近吟诵老人》视频,欣赏后惊喜不已!你们几位同仁为抢救中华绝学,这几年不辞辛劳,走街访村,采访了那么多能吟会诵的老人!他们丰富多釆的吟诵是中华传统吟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带有齐鲁的地域特色,你们的工作功不可没!

  ……

  作为全国首批全域开展传统吟诵采录的省份,山东省吟诵采录传承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创新,服务于“文化山东”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进校园、进社区,让经典融入生活,以吟诵的方式,唱响了“中华好声音。

编辑:冀春鑫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做课堂里的“大玩家”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但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喊我“泥巴老师”。

08-07 16:2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孔子如何“启”与“发”?

“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孔子那里。了解清楚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孔 ...

08-12 15: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 ...

08-15 15: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