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孩子视力需要防微杜渐
发布时间:2020-05-13 10:44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杨朝清 A+A-
-分享-

据《人民日报》报道,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增加了近视发生的风险。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其中特别提到增加自然光条件下的户外运动。

受疫情影响,电子产品成为上网课的教学用具。一些缺乏自律、自制能力的学生,任电子产品沦为社交和娱乐的工具。频繁且长时间地使用电子设备,很容易导致孩子们的视力受损,近视低龄化已经成为一种让人痛心的现实。因此,复学复课除了要做好疫情防控,也要科学护眼。

值得警醒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更上一层楼”,一些家长心中有着一种荒诞的“代价论”,即只要能提高学习成绩,孩子们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必要的。只要能进入一个好学校,哪怕视力下降眼睛近视也是值得的。正是有了“近视是成功的代价”的价值观,这些家长才会想方设法压缩孩子们户外运动的时间,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

孩子们的视力状况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家庭教育的教育观,也反映了学校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的成效。加强对学生们爱眼护眼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大有可为。不论是通过健康教育提升学生预防近视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还是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户外运动条件,抑或加强家校互动改变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只有提升对保护视力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孩子们的眼睛才会更加明亮清澈。

提高学习成绩和保护视力之间并非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实现二者兼顾并非完全不可能。说到底,保护视力既难在突破“观念的藩篱”,也难在知行合一。提升对保护视力的价值认同并努力去做到,既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也离不开学生们的自律和坚持。

视力下降乃至近视是一个不断累加、逐渐升级的过程。预防近视,需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当用眼不当得不到及时纠偏、当用眼过度得不到有效纾解,视力受损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教师和家长的视若无睹,本质上就是对失范行为的默认和纵容。

科学护眼需要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我们要对“只要学习成绩好,视力下降不要紧”“近视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观念进行纠偏;另一方面要给孩子足够的户外运动空间和爱眼护眼的科学知识。双管齐下,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好的视力,还有丰盈的精神世界。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作者:杨朝清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