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知农爱农人才夯实农业基础
发布时间:2020-09-29 09:3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作者:杨三喜 A+A-
-分享-

今年9月22日是秋分节气,也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连日来全国各地用各种形式庆祝丰收节。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农民种田节奏,面对耽误不起的农时,上下合力保春耕;南方洪涝伤及粮食生产,洪水退去后人们抢种补播,确保丰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粮食安全牵动人心,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口,丰收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在人才培养。培养一批知农爱农懂农的农业专门人才,才能更好服务“三农”发展,实现兴农强农目标。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而是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农业。

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也足以刷新国人对农民、农业的认知。最近央视播出的新节目《超级新农人》中各类农业现代技术、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让人眼花缭乱。片中,新农人拥有山地履带拖拉机,可以爬坡、穿越乱石阵进行农业作业操作;无人机洒药,极大解放人力,一天可以喷洒数百亩地,不但喷洒效果更好,效率比人工作业也要快几十倍。养殖户采用的智慧养殖系统,不仅可对养殖基地的温度、湿度、噪音进行监控,还能通过软件获取阉鸡的运动步数和生长天数,实时查看每只鸡的健康状态。相比传统的人工管理,节约了近十倍的人力成本。智慧赋能传统农业,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为农人们带来传统生产方式无法比拟的生产力,也彻底改变了传统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生产状态。

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而随着农业向现代化、智慧化转型,农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形态方兴未艾,都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农业从业者,适应现代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涉农高校承担着农业人才培养、农业应用研究与服务“三农”等功能,是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研发农业高科技的重要阵地。其中,培养高素质的知农爱农人才又是涉农院校的核心使命。

涉农院校要着力推进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推进农林院校耕读教育体系健全完善,深化农林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农林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而打造学科性、交叉性、复合型的人才体系,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使农业人才培养、培训更好适应农业新业态和形态发展。比如,近日,拼多多就启动了10万名新农人培育计划,旨在帮助大批农业生产者实现向农商的转变。今年疫情期间,交通受到阻隔,电商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和农户,有力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电商平台的发展,成为推销农副产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推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能给涉农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帮助。

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人才,还要打破年轻人对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的偏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看见农业发展的潜力和魅力,要着力培养年轻人的责任感和“三农”情怀,认识到发展农业对于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撑现代乡村建设的意义,真正知农爱农。只有真正热爱农业,才能真正脚踏实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倾注心血。

(作者系本报记者)

作者:杨三喜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29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作者:杨三喜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