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发了《关于整省推进 提质培优 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建设高地意见”)。这是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建设高地意见”明确提出:“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引领质量提升”,“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到2022年修订开发500个左右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笔者认为,“建设高地意见”中强调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我省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的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标准作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职业院校教学标准建设的建设,必将引领我省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没有完善的教学标准就没有职业院校发展的高质量。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中指出,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1911年,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标准化管理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也广泛应用于服务领域乃至教育领域。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要促进其健康发展,推进其规范化管理,就需要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准体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上升到战略任务。
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大力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先后发布了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等一系列职业教育标准,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经过多年持续建设,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基本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五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
自2011年以来,山东省教育厅致力于职业院校教学标准的建设,省财政投资近2亿,启动开发了469个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其中,322个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147个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85%的中职学生和全部五年制高职学生。在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启动三年制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开发数量、涵盖范围、经费支持力度均居全国前列。
“建设高地意见”提出:“在培养目标方面,把提高职业技术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培训大批拥有较强生产技能和服务技能的人才进入现代产业和先进企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是现代职教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过去的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从参照普通教育的办学标准到现在的依据职业教育的专门制度和标准办,标志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建设高地意见”提出:在教学模式方面,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力与资格并重,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融通。同时要求“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
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迈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路上,中国职业教育的实践和成就赢得了国际广泛认可和赞许。中国职业教育正在“走出去”,而教学标准的输出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本文摘自《以完善教学标准为基础 引领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作者:
杜德昌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课程建设。
李华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
作者:杜德昌 李华
编辑:冀春鑫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