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乡村教师41年的坚守——记牡丹区黄堽镇中学优秀教师张度
发布时间:2020-09-09 09:04 来源:菏泽市教育局 A+A-
-分享-

今年,站了41年讲台的张度就要退休了。41年,有人说这是多么漫长的日子,需要顽强的毅力去坚守;有人说熬过了这么难忘的时光,一定是饱经沧桑,身心疲惫。张度却说时光太匆匆,自己沉醉其中还未醒过神来,离开学校真是恋恋不舍。

一草一木皆有情

退休前的这一学期,张度格外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在他眼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灵性,他百看不厌。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张度指了指路旁高大茂密的法桐树说:“这些树都是我当年亲手栽种的。”说着,他上前拍了拍像是抚摸自己的孩子。

除了上课,张度还负责后勤工作。他经常在校园里转悠,主动找些活干。他尤其喜欢去花园和绿化带,随身带着一把磨得锃亮的园艺剪。“我们学校是市级园林化单位,我是擦亮这项荣誉的人,要让荣誉名副其实。我懂些园艺技术,花木需要哪些管理我都能跟得上。”张度说,“瞧!这边的石榴林长势多好,看着就让人舒服。”

张度习惯了周末时间在学校修剪树枝、清理杂物,一方面因为平时上课没有整空,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学生。“在家闲着无聊,还是忙起来充实。”张度说。

张度的手机记录着他每天在校园里行走的步数,每天的平均步数都1.5万步以上,就连一些年轻人也纷纷点赞。熟悉张度的人都知道,他的腿部患有静脉曲张和骨质增生,行动不便,可他就是不愿闲下来。

与时俱进不服老

看气色,论心态,张度完全不像已经60岁的人。从小学到中学,从班主任到总务主任,从学科骨干教师到学校负责人,他经历了不同的岗位,而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

在当今的信息化教学时代,张度并不是外人想象中的“土包子”,教室的多媒体他操作得溜溜转,课件、U盘不过小菜一碟。张度是一名老党员,他的灯塔在线和学习强国的学习得分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张度说:“通过学习我浑身充满正能量,我经常把学到的内容讲授给学生,他们也跟着受益。”

学校联考实施网上阅卷,张度每次都有千余份的改卷任务,而他却一次次走在前列。同事们竖起拇指夸他“廉颇不老”。张度自豪地说:“多媒体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也要与时俱进,教到老,学到老。”

简简单单最快乐

从教四十余年,张度的学生已遍布各行各业,这让他有了满满的成就感。“我这一辈子,就适合当老师,一进入学校心里就舒坦,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坚定了我坚守前行的决心。”张度这样评价自己,“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通过学校跳出农门,我感觉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我们几个年轻人都叫他张总,他是我们的领头羊,绿化美化、水电线路、门窗维修样样通。疏通厕所时,他说他自己皮糙肉厚衣服旧,让我们年轻人靠后站。”在后勤工作的田卫军老师说。马洪亚校长则这样评价张度:“老张是个出色的老管家,他总能把千头万绪的后勤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从不会掉链子。”

在学校,张度与同事之间、班子之间,不管年龄大小,他都能谈得来。 他在同事面前从不摆“架子”,在领导面前从不摆“老资格”,荣誉来了往后退,工作来了向前冲。这样的人,怎么不让人敬重呢。

张度最钟爱的荣誉是教育部颁发的“乡村教师从教30年”证书。“如果能给我一个为乡村教育从教40年的证书我就更满足了”。张度笑着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名与利。甘愿做蜡烛,为乡村孩子指路照明,这就是张度执著的教育情怀。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