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格桑花开在每个藏族孩子心里 ——记山东援藏特级教师、日喀则市第一高中德育主任张志强
发布时间:2020-09-09 10:44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他,被称为日喀则市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拓荒人”。

他,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位长期进藏支教的特级教师。

他,是2000多名藏族学生信赖有加的“人生导师”。

他,就是山东援藏特级教师、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德育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张志强。

自2018年8月响应党的号召,加入中组部选派的第二批“组团式”援藏教师队伍至今,张志强已经在距离家乡万里之遥的日喀则市耕耘了将近两个年头。

“作为一名党员,就得党有号召,我有行动”

1998年,时年25岁的张志强怀揣着刚刚拿到的山东师范大学幼儿教育专业毕业证,进入济南市第六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学。

当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找遍整个济南市也扒拉不出几个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没有现成教材和经验,这对张志强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近乎白手起家。

不过,张志强天生有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和韧劲。无论走到哪个城市,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到处淘换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书籍,一边刻苦钻研,一边躬耕实践。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志强很快就摸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门道”,找到了与学生心灵对话的“钥匙”。2006年,张志强又考取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学位,此后又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张志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级讲师,特级教师,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齐鲁名师(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工程,当选为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济南市德育课教研中心副主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专家库专家,学校家庭教育委员会成员。

张志强多次应邀参加济南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市级公开课、展示课”、“送课下乡”等活动,1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评比中获奖,主持了省级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职校生性格优势研究》,参与了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心理健康》一、二、三版的编写和《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山东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制定,参与撰写的《济南市中高职专业衔接调研报告》获山东省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张志强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名气”越来越大,包括家人在内的很多人以为他会沿着这条铺满鲜花的坦途一路走下去。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2018年7月,顺风顺水的张志强突然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支教。

原来,当时中组部开始选派第二批“组团式”援藏教师,山东省对口支援日喀则市,需要选派50名优秀教师进藏支教。

得知消息的张志强坐不住了。早前,他就听参加第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的一名熟悉的同行说起过日喀则市教育事业的种种。当时那位同行告诉他:“西藏不只是缺乏数理化教师,更缺乏心理健康老师,迄今为止,日喀则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听了同行的一番话,张志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时就萌生了将来有机会去日喀则支教的想法。

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张志强所在的济南市第六职业中专接到了济南市教育局面向辖区各个学校下发的关于动员教师到日喀则支教的通知,不分名额、不定对象、自愿报名。

待到真要做决定的时候,张志强却犹豫了,家中父母双亲已年近八旬,儿子马上要上高三,正是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而在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教书的爱人每周有20节的课程,很难照顾家。自己若是去了西藏,这个家还玩得转吗?可若是不去,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那颗心会无法安宁。

思来想去,他还是向爱人托出了到日喀则支教的想法,果然不出意料,他的爱人坚决反对,理由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玩不转。

张志强平时善于做心理工作的专长此时派上了用场。他对爱人说:“作为一名党员,就得党有号召,我有行动!我是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不能光说不干呐!再者说,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现在那里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片空白,那里的孩子们比济南的孩子们更需要我!家庭的困难再大跟国家的困难相比也是小的,家里的事,咬咬牙,三年就过去了……”

好说歹说,张志强总算做通了爱人的工作,兴冲冲地向学校报了名,学校又报到济南市教育局遴选。

大名鼎鼎的张志强,济南市教育界谁人不知?一看是张志强报名,济南市教育局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就这样,2018年8月,张志强跟随另外49名援藏教师一道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日喀则,担任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德育主任、心理健康教师。

“一切从零开始,日喀则从此有了心理健康教育”

    来到日喀则市第一高中,经过了与低压、缺氧高原气候的艰难对抗,张志强开始着手筹划支教事宜。

初来乍到的张志强没有急着开设心理健康课,而是走到学生们中间,跟他们拉家常、做朋友。经过一番调研,他发现绝大多数孩子乐观、单纯、可爱、心地善良,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原生家庭的忽视及教育方式不当,存在着关爱缺失和自我认知迷茫,无法正确调整自己的情绪。

富有经验的张志强认为应先从调整学生认知开始,当学生有了正确的认知,和正确的思考方向,许多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个别心理咨询不行,必须开设心理健康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好自己。

日喀则市第一高中是一所在西藏自治区排名前三的普通高中,每周要拿出一节课时间开设不列入考试的科目,别说孩子们不同意,恐怕老师们也不会支持。

张志强做了充分的准备,将自己调研的情况、开课的思路和具体打算向校领导班子作了详细汇报,用“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说服大家。

日喀则一中校长、同样来自山东的援藏老师薛庆师被张志强的执着所感动、被他的理念所折服,带头表示支持。经过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在高一每个班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课开起来了,没有现行适合西藏孩子的教材,张志强就自己搜集资料编写教材;没有做游戏用的道具,张志强就将办公室的报纸、老师积攒下来的哈达拿来当道具……

张志强从来不讲概念性的心理学知识,而是采取团体活动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平台,通过游戏——感悟——分享,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接着张志强再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正面分析,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怎么去做,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张志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极力扭转孩子们从小被灌输的永争第一的想法。

张志强说:“每个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不同,智力有差别。要把那种只要你努力就会达到不切实际目标的想法纠正过来。要自己和自己比较,今天和昨天比较,只要有进步,就应该高兴。我的目的就是把“做最好的自己”、“尽力就好”的理念传递给孩子,让每个孩子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愉悦中获得极大的提升。”

耳目一新的理念让心理健康课很快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一个学年下来,心理健康课成效初显,张志强当所带的第一届高一学生升入高二时,心理问题已大大减少。

“一切从零开始,日喀则从此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现如今,经过努力,我们日喀则市第一高中的心理辅导中心已经建起来了,咨询室、放松室、宣泄室、沙盘游戏室、团体辅导室都已初具规模。”

谈起自己筚路蓝缕,在日喀则市开辟心理健康教育,并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逐步走向规范化,张志强倍感自豪。

“让格桑花开在每个孩子的心里!”

“格桑花是西藏的一种特有花卉,藏族同胞都管她叫“格桑梅朵”,“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因此格桑花被藏族同胞视为幸福花。我要做的,就是让格桑花开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张志强说。

一间十平方左右的小屋、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这就是张志强刚刚到日喀则市第一高中时开设的心理咨询室,现在依然在用。

心理咨询室条件虽然简陋,却温暖了无数学生的心房。

“老师,我该怎么办啊?”2018年9月的一天,一名叫卓玛(化名)的高三年级学生来到张志强的心理咨询室,话音刚落已是满脸泪痕。

这是张志强接待的第一个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张志强好言抚慰,等卓玛情绪平复下来,耐心听她倾诉。

原来,卓玛自高二下学期开始出现精神恍惚、上课晕倒现象,有时候一天晕倒三四次。家长曾带她到华西医院心理科看病,被诊断为“重度抑郁”,要求住院半年治疗。可是面临高考,家长和卓玛都不愿意放弃参加高考的机会,决定回家边上学边服药治疗。但是回家后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趋势,上课晕倒次数增多,且有自杀倾向,父母时刻守在身边,唯恐发生意外,班主任的压力更是骤然增大,每一天都绷紧了神经。

恰好,此时张志强来到了学校,卓玛的班主任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张志强求助。

张志强了解情况后,为了不耽误卓玛学习,决定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那个晚上,孩子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张志强始终在认真倾听,渐渐了解了孩子的心路历程:卓玛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即使在不喜欢的人面前,也要强颜欢笑,她认为只要自己笑别人就会喜欢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卓玛每周都要到张志强的心理咨询室一到两次,张志强积极帮助卓玛调整认知,让她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又让班主任联系卓玛的家长,请他们到校进行沟通和指导。

一次,卓玛的父母和卓玛一起到心理咨询室来,路上卓玛遇到一个不喜欢的同学,她回过头去不理那位同学,卓玛的父母感到很奇怪,卓玛告诉父母“张老师说了,我不高兴就可以表现出来!”

张志强听后很高兴,发现孩子的心理成长了。

经过一学期的咨询,卓玛上课晕倒的症状逐渐消失,睡眠变好了,不需要服药了,到了高三下学期,卓玛告诉张志强:“老师,不用每周咨询了,我有事会找您的!”

经过评估,张志强同意了。2019年7月,卓玛顺利考上了大学。

找张志强咨询的学生越来越多,好多已经不再局限于心理咨询室和正常工作时间。

2019年寒假,返回山东济南的张志强依旧每周几次、每次一个多小时,跟找自己做心理咨询的高三学生德央(化名)万里连线,耐心地给她做心理辅导,以致他的爱人调侃他:“你是身在山东心在藏,一天也放不下你的学生”。

有一次,张志强远在美国的大学同窗出差到济南,在接待同学的聚会上,德央的电话打过来了。一看是德央的电话,张志强赶紧走到外面接听,结果一接就是一个多小时,等到他返回房间时,同学们的聚会已经接近尾声。张志强向在座的同学说明情况并深表歉意,同样是心理专业出身的同学们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而都竖起了大拇指。

心与心的交流为德央驱散了心头的阴霾,2019年高考,德央含笑走进考场,最终如愿以偿进入医学院。

德央几次到校感谢张志强,都因为张志强出差而不得见,她给张志强留言:“一定努力学习,学好本领,象张老师一样造福他人,奉献社会”

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西藏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延迟开学,学生开启网上学习模式。身在山东的张志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学生们,他便利用微信给学生们普及防疫知识、进行心理辅导,为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疫情后的春暖花开。

截止目前,张志强已先后给2000多名学生上过心理健康教育课,近百名孩子单独找张志强做过心理咨询。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整片森林,张志强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为藏族的孩子们校正着人生的航向、播下格桑花的种子、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他们在纯净的蓝天下自由翱翔。

作为一名老党员,张志强的心里始终装着家国,在教育援藏的同时,时刻把“讲党恩,爱核心”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们心中。

“团体游戏”是张志强上课常用的形式,也是孩子们乐此不彼的活动。在“心有千千结”游戏活动中,张志强告诉孩子们,秩序打乱后,左手拉住原来站在左边人的右手,右手拉住原来站在右边人的左手,这样“结”一定会解开,握手就是方向,就像我们国家的发展,一定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样才能够有长足的发展,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孩子们纷纷点头。

“你的援藏计划原本是三年,结果现在又延期了一年,你可是违背了当初对爱人的承诺,请问您是如何想的呢?”我问张志强。

张志强朴实地笑了:“到这里越干越觉得有干头,越觉得孩子们离不开我。可仅凭我个人努力是不够的,我还得给学校带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骨干,三年时间不够,所以又决定延期一年。等四年期满,这里离开我照样玩得转的时候,我就可以放心地离开了!”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