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教故事
两代人的教师情
发布时间:2024-08-21 09:33 来源:“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 A+A-
-分享-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师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准则。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展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新成果,讲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故事,山东省教育厅举办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评选出一批生动精彩的优秀征文。现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展播,以飨读者。

  两代人的教师情

  东营市第一中学教师  蔡龙刚

  教育,如同诗中的明月,清辉照亮人心;教育,如同画中的山水,意境深远引人陶醉。这是我一生坚守的理想信念,也是我倾尽所有热情去追求的崇高事业。之所以选择走上这条从教之路,深受家中长辈们的影响,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使命的担当。我来自一个教师之家,长辈们用智慧和热情点亮了教育的灯塔,他们的故事和成就,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我的父亲:从拖拉机手到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我的父亲,起初并非教师,而是驰骋在田野间的拖拉机手。几十年前,他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与同学们一同加入乡镇拖拉机站,成为了那个70年代全公社唯一的拖拉机手。月薪近30元,在当时堪称一笔不菲的收入,也因此,我家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然而,父亲的目光并未被这片田野所局限。

  我们所在的村落偏远,没有学校,孩子们为了求学不得不去很远的地方;雨雪天气里,常见到大人背着年幼的孩子,头顶化肥袋制成的简易雨披,蹒跚在泥泞的土路上。这一幕幕景象,深深触动了父亲的心。

  正当村里人商量着筹办一所小学之际,村支书找到了父亲,希望他能回乡执教。虽然作为民办教师,月薪仅有8.5元,与拖拉机手的薪水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父亲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们村的小学应运而生,父亲一人身兼数职,既是数学、语文老师,又是校长、门卫和清洁工。这一坚守,便是三十余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父亲用他的行动诠释了这句名言。随着周围其他几个村子的孩子也陆续到来,学校规模逐渐扩大,教师队伍也慢慢壮大。后来,外面的诱惑越来越大,民办老师的工资又低得难以养家糊口,有些人离开了;但父亲和另外几位民办老师却选择了继续坚守。

  终于,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父亲和那些坚守的民办老师得以转正,拥有了正式的教师编制,工资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现在,父亲虽然已经退休,每个月的退休金虽不高,却足以让他在村里安享晚年。

  父亲的一生,是清贫而充实的一生。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的精神富足,因为他知道,自己为这些孩子、为这片土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种满足和自豪,远超过了物质的财富。

  实现梦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回忆起我出生那年,有一部电影《喜盈门》风靡全国,父母受其影响,为我取名为龙刚。其实他们最初的愿望只是希望我能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做个村会计,不用下地干活也能挣工分。然而,自小学开始,我的梦想便已扎根:长大后,我要像父亲一样,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拿着教鞭给孩子们讲课,指点江山,激情飞扬;课间,带着孩子们游戏,就像带着一群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飞来飞去。

  后来,我的叔叔、婶婶师范毕业后,成为了镇上的初中教师。他们的行为在我心中播下了教师梦的种子。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曲阜师范大学,因为我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民教师。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进入东营市一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潜心教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时刻秉持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的信念。我用全部的爱去温暖孩子们的心灵,把温暖传递给他们。

  一天中午,班里一个男生小C留了一张退学申请的纸条后便离开了学校。下午上班后,我知道情况后,迅速向领导汇报,并查到他的家庭信息,发现是个单亲家庭,小C与父亲相依为命。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派车,和熟悉当地情况的老师一同前往他家所在的村庄。

  在村民的指引下,东拐西拐,我们最终找到了小C的家,低矮的土墙摇摇欲坠,几间土房显得破烂不堪,房顶上还长着茅草;没有厨房,一个小铁锅支在房门口,旁边胡乱的放着一些柴火。看到到来的我们,小C有些意外,端着一碗面条呆呆的站在那里;小C的父亲苍老干瘦,家里没有桌椅,他只好指着里屋的土炕让我们坐。

  我们耐心地与小C进行了交谈,原来小C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觉得对不起辛苦的父亲,就想退学回家帮助父亲分担一些农活。在我们耐心劝说下,小C最终选择回到校园。学校免除了他的学费和杂费,并为他申请了贫困生助学金,以爱心人士的名义定期往他饭卡充值。后来,这个孩子顺利高中毕业并考取了山东师范大学。这一切都改变了他和家庭的命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将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我的智慧和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铺路,点燃希望的明灯。我将坚守初心,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教育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接力教鞭,传递梦想

  自古以来,教鞭承载着知识与智慧的使命,从我的父辈、我的老师们手中,传递到我的掌中,如今,我又将这份责任和使命,延续至我的学生们。如今,我的学生们纷纷走上教育的舞台:韩鹏飞展翅高飞于实验中学的蓝天,孟云在晨阳学校播种希望,邵迪与我并肩作战于市一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如同繁星点点,照亮教育的未来。

  教师,这份职业或许朴素无华,却需要我们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守护。它没有炫目的舞台和丰厚的物质回报,却拥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纯粹与喜悦。每当看到孩子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稚嫩到成熟,那份成就感如同农民看到金黄的稻谷在风中摇曳,那份欣喜难以言表。我们无需华丽的言辞,因为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就是对教师最好的回报。

  当我回首自己的教育之路,不禁陷入深思。是什么让我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片土地上?是微薄的薪水吗?是名誉和地位吗?这些都不是。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是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家庭浓厚的教师氛围的熏陶,更是儿时种下的梦想、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职业里,没有惊心动魄的风云激荡,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付出。但我愿意,用我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铺路,用爱和信念托起明天的太阳。因为在我心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引导,他们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教鞭为媒,传递梦想与希望。让教育的花朵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为祖国的未来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