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教故事
我帮学生完成中职生逆袭
发布时间:2024-08-21 09:40 来源:“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 A+A-
-分享-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师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准则。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展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新成果,讲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故事,山东省教育厅举办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评选出一批生动精彩的优秀征文。现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展播,以飨读者。

用心教学生,用爱雕璞玉

济南旅游学校,正高级讲师  马丽明

  三十八年如一日,三尺讲台写春秋。师者本色,我愿用一生来诠释。

  中职学子大多数是中考失利者,或“被迫”或“盲目”地选择职校。30多年来,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孩子带着成长的伤痕、家庭的残缺、满不在乎的眼神、对未来的茫然来到我的身边。他们只有十四五岁,受认知和能力的限制,在选择专业时彷徨、迷茫、不知所措,令人心疼。而我能做的就是帮他们规划人生,为他们一生幸福奠基。

  每年招生季,我总会看到无助的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吃嘛嘛不够,让他学厨师吧!”……这种肤浅的兴趣与专业的认知导致选择专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局限性。

  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只是为了让学校管孩子而选择学校,有的学生只是不愿意跟初中好友分开而选择专业班级;至于专业适合不适合、感不感兴趣、社会需求、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更是无从谈及。

  小秦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母亲因受刺激而离开了家,小秦便跟着父亲和继母生活。家庭的变故导致内向的她更自卑和胆怯了。为了避免小秦偷偷跑到山上去看出家的母亲,小秦的父亲便想方设法让孩子离开老家来济南上学。开学报到那天,我帮小秦提着行李,她的父亲便滔滔不绝地说了孩子的问题。

  土里土气的小秦脸蛋上有两团明显的高原红,“z、c、s”和“zh、ch、sh”分不清的乡音成了班里个别同学取笑她的梗。那时候,我们学校叫“济南三职专”,调皮男生会故意问她:“小秦,你现在在哪个学校上学?”小秦便憨憨地回答:“‘山’职专。”这句话引来的便是哄堂大笑,小秦的整个脸也涨得通红。

  我如果不帮小秦规划未来,这个可怜的女孩子在三年中职毕业后就会一无所成。我不断地跟她谈心,问她将来的目标是什么,小秦恳切地说“不愿意回老家,离家越远越好”“赚大钱,把母亲从山上接下来”。这两个看似跟专业、生涯规划毫不沾边的想法却是她最大的心愿。

  我结合她所学的酒店专业仔细分析:我校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是联办单位。北京,距离够远;国宾馆,规格够高于是,我把钓鱼台国宾馆的招聘条件列出来:硬件有身高、体重的要求;“软件”有品质、普通话、英语口语、礼仪、沟通、合作、知识面等要求。这些条件对当时的小秦来说,只有身高达标,其余的需要打造。

  我开始对小秦实行漫长而又充满希望的塑造计划。

  当我让小秦把中期目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时,她吃惊地张大嘴巴,好久才合上;当其他学生知道小秦的目标时,都发出“啊——啊——啊”的怪声。

  确定目标后,我帮助她把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可以实施的行动方案:体育委员负责督促其锻炼减肥;语文课代表负责教她普通话,带着她每周阅读一本书;英语课代表负责英语口语发音训练;喜欢化妆的文艺委员负责帮她去掉脸上的高原红;团支书负责带动她大胆活泼起来……

  善良的同学们也对小秦伸出了关爱之手,而小秦也乐于接受大家的帮助甚至调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开朗、有气质的“小美女”逐渐养成。

  到高三的时候,小秦已经成为大家心中应聘国宾馆的不二人选。她身材高挑,面颊的高原红已经被白皙代替。更重要的是,在酒店专业课的学习、校园文化的熏陶、礼仪教育的滋养中,她举止得体、优雅大方。最终经过层层选拔,小秦如愿进入钓鱼台国宾馆工作,乘坐着“和谐号”进入北京。

  她认真做人做事,工作昼夜不分,严格遵守钓鱼台的工作宗旨“一丝不苟,永不懈怠”。五年期间,共参与接待了约100位外国总统,接待的政治活动不计其数,并幸运地在2015年3月参加了在海南举办的博鳌论坛的接待工作。

  后来,小秦被调派至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事处行政部门工作。目前,小秦定居广州,把母亲接到了身边。

  小秦从偏僻的村庄走出来,又从省城到了首都,再到国际化的香港。从一个胆小羞涩的“丑小鸭”蜕变成落落大方的职场女性,让我感触颇深:学生当初的选择或许是无奈之举,但只要我们把学生看成“等待打磨的黄金和璞玉”,做到爱生如子, 每名中职生都会出彩

  3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仿佛“倏忽一瞬间”,像小秦这样的中职学生数不胜数。一届又一届的职教学子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我,才磨砺了我,成就了我。一个个特殊家庭的家长身处困境依然对孩子抱有希望,对我的教育抱有希望,促使我始终保持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育人初心,支撑我必须做好班主任工作,以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们、成就他们。

  我会永葆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立足三尺讲台,继续甘为人梯,做好铺路石。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