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2019齐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经过层层筛选、严格公示,今年最终评选出11名“2019 齐鲁最美教师”。
视频:走近“2019齐鲁最美教师”武建君↓↓↓
个人简介
武建君,男,莱州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烟台市师德模范、烟台市教育创新人物、烟台市名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被聘为山东省远程研修课程专家。
自去年9月3日开学至今, 武建君老师到学生家中走访近200次,与家长手机通话近1000次;学生忘记带资料,他主动给学生送到家中;学生因病耽误功课,他无偿到学生家中为学生补课。
近十多年来,他在自费外出学习、购买图书、办公用品、订阅杂志、班级建设、资助学生等方面投入十几万元;他坚持每天晚上读书,周末到学校工作,撰写了200多万字的教学随笔;他两次参与烟台市送教下乡活动,连续八年为莱州市新教师培训提供专题讲座,发表文章近20篇,参与过市级以上课题近10个。
他的人生信条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用到无限为学生服务中去!
爱生如子 无私奉献
二十年前便踏在了家访的路上。还记得1998年正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武老师担任了初三2班的班主任。由于白天工作比较忙,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很少有时间能与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交流。为此,他每天晚上在学校吃完晚饭之后,便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家中与家长、学生交流。武老师每天晚上走访两到三个家庭,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去三到四次。在祝家中学的6年间,学校周围的15个村庄的每一个胡同,都留下了武老师的影子。
家访,感动了家长,激发了学生。1998年4月2日晚上,他骑自行车来到学生王晓宁家中。家长王丰亮与他坐在炕上促膝交谈,学生在炕前斟茶倒水,洗耳恭听,整个房间亲情融融。从学生的生活到学习,从家庭环境到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目标他们三人达成了共识。临别时,学生家长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从我上学到孩子上八年级,您是第一位到家中督促孩子学习的老师,孩子能遇上这样的老师,是孩子的一生的福分啊!”王晓宁同学原来比较厌学,自从第一次家访之后,他开始努力学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并且十分喜欢为班级做些事情。为此,武老师让他担任值日班长,他快速成长为班级中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
家访,发现贫困学生,为学生捐款。1998年3月6日,武建君老师班上的张钧国、辛长春同学未能及时交上学杂费。下午放学后,他来到张钧国同学家中了解到:学生母亲去世多年,父亲年近六十,靠种地维持生活。基本生活难以保障。通过家访,他了解到班级里还有两位学生家庭比较困难。他把情况向学校领导作了反映,学校领导决定免除张钧国等9名学生的学杂费,并在全校师生中发动“向贫困学生募捐”活动,武老师带头捐了200元,张钧国等9名学生分别得到了100-200元的资助。当他再次走到张钧国家中时,家长感激地对我说:“……学校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是我们不曾给过他的生活上的信心、精神上的安慰……感谢了!感谢了!……”
二十年后,继续走在家访的路上。从2018年9月3日开学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利用晚饭后及周末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每天晚上走访两家,每家要与家长、学生交流一到两个小时,每天晚上武老师回到家中,都要在晚上十一点以后,然后再简单记录一下家访的收获,处理一下一天中剩余的事情,计划一下明天需要做的事情,等着上床休息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到2018年9月20日,武老师连续18天完成了对全班52名学生的家访,其中包括两名家在乡下住的学生。2018年9月19日(第50站),张涵的家长留言说:“感谢武老师冒雨进行家访,把宝贵的时间留给了孩子们。风筝有了线的牵引才能飞得更高;天空有了白云的衬托才能愈显湛蓝;孩子们有了老师的呵护才能如此茁壮成长。武老师,谢谢您指引孩子的方向。希望在您的帮助下,咱们11班会越来越出色。”
深夜家访,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2018年10月18日,晚上9:02他接到张顺凯妈妈的电话,得知孩子在作业方面以及交流沟通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家长本意是让他与孩子通个电话,在电话里和孩子沟通一下。因为此时他在外有事,他便询问孩子几点钟休息,在得知孩子10:30左右休息之后,武老师依然决定,如果晚上10:00前能办完事的话,亲自去学生家中一趟。9:40武老师办完事之后,开始奔赴孩子家中。去了之后,他与孩子一起研究数学作业(因为他教物理,对于数学他也不太懂),经过一番悉心研究,几道数学题终于研究明白了,孩子、家长和我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之后,他们就学习的方法、心态等与学生做了简单的交流,晚上11:00开始返程回家。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是一种对待工作、对待人生的态度,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遇到困难心平气和、潜心钻研的心态等等。走到学生家中去帮助孩子,他永远都在路上……
学生忘记带资料,亲自给学生送到家中。2018年10月19日,晚上放学后,他突然看到施智凯妈妈在QQ群里说“孩子的化学作业没带,求报纸照片”,他原本打算让孩子明天上午回学校去拿,但他瞬间改变了注意——“给孩子送家里去”。由于此时他离学校的位置不是太远,与家长、化学老师通电话确定是那一张报纸后,他到学校取了报纸,直奔学生家中。晚上6:50——7:30,与学生、家长关于学习做了简单的交流,期间也给孩子讲解了几道物理试题。能有机会帮助学生,有机会与学生、家长交流,对他来说一件非常愉快、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说,珍惜人生的每一天,努力使自己的每一天都幸福快乐并充满意义也许会成为他余生不懈地追求!
学生生病耽误功课,无偿到学生家中补课。2018年10月22日,郭耀斌同学因为生病没有上学,耽误了物理课程的学习。10月23日晚上7:30,武老师和家长电话联系之后,专程到郭耀斌同学家中给他补课,顺便与家长、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家中出来之后,武老师和家长在马路旁又交流了1个多小时,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1:00多了。11月16日,李明霞同学请假,没有带周末作业,他11月17日晚上专程把李明霞同学没带的资料送到家中并给她补课。
家访,没有疲惫,他连续15个小时,一口气走访13家。2018年11月26日,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12月1日至12月9日,对全班52位学生的书房进行实地观摩。并借此机会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也是他本学期的第三轮家访。12月6日,晚上下着大雪,他风雨兼程,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承诺。2018年12月8日,他从早上8:00——晚上11:20,连续15个小时,中午没有吃饭,一口气走访了13家。中午在徐烽炜家,家长准备好了饭菜,他依旧还是谢绝了。2018年12月9日,他圆满完成了本次走访任务。每天晚上7:30晚饭之后,他总会与家长进行电话交流,如果家长有时间,他便会到学生家中与家长聊天。今年正月初三,他又踏在了家访的路上。
把外校旷课的学生,亲自送回家。2019年3月28日下午,他去传达室送学生出校门,听学校门卫说一位外校的学生进入了学校,并见到了这位学生。下午放学时,这位学生依旧在学校门口,武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之后,发现这是一位因青春期与家长闹矛盾几天都没有回家的学生。他硬是拽着学生的手,通过朋友联系到孩子的家长后,送孩子回家,并在孩子家中与家长、孩子交流了一个多小时,等孩子和家长情绪稳定后才匆匆离开。
他和家长一起到大学,帮助毕业四年后的学生。2019年3月29日,突然有一位家长申请加他为微信好友,通过申请之后,这位家长告诉他,他是五年以前一位学生家长,并在在微信中留言:“我家孩子在大学出了点儿问题,想请您帮忙。如果您还有时间,我让孩子他妈妈给您去个电话。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想来想去只有您能帮我们了,孩子一直对您的印象很好,只有您可能说他心里去。”和学生的妈妈电话交流之后,武老师立刻决定,3月30日,陪孩子的家长去一趟大学,与孩子当面进行交流沟通。从大学归来之后,家长要给武老师一些礼品表示感谢,武老师依然谢绝了。
他无私奉献,不拿家长一针一线。给贵重的东西不要,家长便给他水果,让他拿回家给孩子,他也不要。他几乎每天都和家长电话进行交流,家长给他充了300元的话费,他又给家长充了回去。到学生家家访,他自带水杯和茶叶。
潜心学习 爱岗敬业
学习,二十年来,持之以恒。做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崇拜、敬佩自己的理由,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他却总会将它到极致。1997年初踏讲坛的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做物理试题。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他平均每周要做一二十几套中考物理试题,做完了学校所有的物理试题之后,又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书店里所有的物理试题并将它们做完。第二件事是磨课。由于学校小,无法开展教研活动,他便拿着录音机,自己讲一节录一节,然后反复听,反复修改。第三件事是与学生同学习同成长。虽然学校离家不到500米,但刚刚参加工作的他却做出了到学校住宿的选择,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共同成长。参加工作22年以来,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办公室工作。
研修,全力以赴,忘我投入。对于他来说,最大的转折点便是研修。在2010年担任山东省远程研修指导教师期间,他所指导的作业多篇被省专家推荐,撰写的研修感悟多篇被《今日快报》录用。他连续十几天,虽然平均每天休息不足4个小时,但他却体验到学习和工作是充实、快乐的!2011年参加教育部知行中国骨干班主任培训期间,他每天晚上都学习到深夜,他先后17篇文章在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展示,研修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由于研修表现突出,他获得了“优秀学员综合奖” “优秀学员单项奖”“中国教师研修网年度人物”等称号。他珍惜每一次研修学习的机会,研修使他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自费,近十年来,投入十几万。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首先要提升自己。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包不离身,包里有书、笔记本和笔。他视读书和写随笔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有所收获、感悟时,便把它们记录到本子上,晚上回家后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2012年的暑假,他自费去成都、延安、郑州、曲阜、烟台等地学习共计36天,在火车上读书,在宾馆内写学习感悟。 2013年至今,他每年暑假都会自费外出学习。他在家中成立了学习工作室,自费购买了1000多本教育类书刊,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一应俱全,他几乎所有的材料都是在家中打印的,他坚持自费订阅教育期刊杂志,他坚持资助班级内的贫困学生,他给大凉山的孩子捐款,他自费为班级装饰、买奖状奖品,他在家中给孩子们打印奖状。他自费为工作室二十多位老师买书,自费请专家为工作室的老师搞讲座培训。最近几年武老师外出学习和开会的次数比较多,为了尽可能少耽误工作,凡是省内的一些活动,他一般都是自己开车在报到当天的晚上或者是第二天的早上到会,会议一结束马上回学校,很多可以报销的车旅费武老师也不去报销。
校长对他的评价。学校董校长在博文中曾经这样写道:近十多年来,武老师潜心做班主任工作,专心教学。他每天都在读书、每天都写教学反思、每天都在撰写博文。读书反思、撰写博文是晚上和节假日进行的,很多的博文是在深夜或者凌晨完成的,到目前已撰写2000多篇博文,总字数200多万字。博客访问总量突破200万次,许多优秀文章被一些优秀教育期刊发表,武老师获得山东省优秀班主任、烟台市师德模范、烟台市教育年度创新人物、烟台市名班主任、山东省远程研修学科专家等称号并非偶然。
行不言之教。他的毅力,感染着每一位家长和学生。勤奋好学、乐观豁达,让学生从他身上看到了学习是快乐的、幸福的,学生更是把他当成榜样。在这种快乐向上的氛围中,他把学习的快乐和幸福传递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乐于助人 刻苦钻研
他乐于帮助同事。2011年,刚从乡下考选进城的杨老师到初四任教物理。有一次莱州市公开课的机会给了他,但他还是执意让杨老师讲,当时很多人都不太赞成。他便开始给杨老师争取机会,并潜心和杨老师一起备课,结果杨老师讲的非常成功。后来在他的帮助下杨老师讲了莱州市实验优质课、莱州市物理优质课、烟台市物理优质课,并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他老师讲课,他也是一如既往的进行帮助。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他的授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善于把日常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以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2019年4月,他参与的《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物理课程实施的困境突破》通过了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近几年来,他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践行和谐高效课堂理论,积极参与差异教学的探讨,注重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的融合,先后参与了烟台市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反思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及有效策略的研究》、中国教育学会物理学会《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视频教程》、《山东省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子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微视频设计研究》等近10个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让他突破了教学中的一个又一个难点,加快了他的专业成长。
通过网络,他经常与国内一些教育专家、优秀的教师交流、学习。2008年以来,他通过网络,加入了许多教育研究会,如:爱心与教育研究会、全国班主任研究会等。他自费订阅了许多教育网站,定期在网上听专家讲座,及时关注教育动态,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德育课程一体化、互联网+学科教学等融入到课堂教学或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学习,他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师德修养。
尊重学生,立德树人
教孩子一年,他为孩子考虑一生。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他注重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力争给每个孩子参与活动的机会,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锻炼和体验。在班级管理中,他敢于 “放手”,力争把班级管理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在班级中,每天都有一位值日班长,每天班级内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值日班长来负责的。除此之外,他在班级中还强化了组长的职责。
他积极培养班干部,把班级还给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组长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组长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引领者,组长是幸福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核心元素。每天早上,组长都要检查组员的家庭作业是否独立认真完成。课堂上,组长每节课都在督促组员认真听讲、做笔记,小组活动时及时解答组员在学习上的困惑,当组员走神时给予及时提醒。课后,组长会及时发现组员的不足并及时给予帮助,及时制止组员的违纪现象并做好预防工作,积极规划小组建设。在班级中,各种班级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的,如:班级好声音,每个小组出一个节目;每周班会课,每个小组主持一次;每日宣誓,每个小组领着宣誓一周;每周一歌,每个小组领唱一周;每天播报,每个小组播报一周;每周书荐,每个小组负责一周等等。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班级中,每位学生都要参与班级管理,每位学生都要担任一门学科的课代表。2007年8月,他在拿到分班学生名单时,级部主任在名单上将小斌、小钧、小杰做了特殊的标记,并提醒他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多留意他们三人,因为他们三人在初三时,难于管理,经常打架斗殴。于是,他便安排他们做物理课代表,并经常和他们交流谈心,给他们创造展示自他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倾注了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在2008年的中考中,他们三人均已优异的成绩考入莱州市第一中学。
近十几年来,他执教国家级公开课一次,烟台市级以上优质课、公开课、报告讲座十几次,连续八年为莱州市新教师培训提供专题讲座,两次参与烟台市送教下乡活动。2013-2019年连续7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聘为“山东省远程研修课程专家”。2014-2016年连续三年被山东省师资培训中心聘为“国培计划”学科专家。发表文章近20篇,参编教程、专著2部,为各级各类培训提供讲座30余次。
做教师,让他体验到了人生的幸福。他要把这种幸福传递给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要让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要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编辑: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