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长不烦恼——博兴县第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掠影
发布时间:2020-06-11 13:52 来源:博兴县第一小学 A+A-
-分享-

不知从哪天开始,乳臭未干的小子开始有了小秘密,身高不知不觉赶上了老爸;烂漫天真的小丫头,竟然收到她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孩子就这样悄然长大了,迈向了成长的又一个台阶——青春期!

青春期教育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仍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每个孩子青春期一生就一次,错过就错过了一生。青春期教育不及格,将意味着人生不及格!青春期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就是幸福的教育,就是人生的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就是民族软实力的教育,是如此的紧迫和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青春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字眼,在青春期会发生很多动人的故事,到处是讴歌青春的诗篇,到处是赞美青春的词句,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妙的阶段,难怪人们称之为“花季”。那么,什么是青春期呢?它的标志是什么,又有哪些特征呢?

视频了解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上有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身体的急速增长、第二性征的成熟,女性一般从10岁到18岁,男性比女性一般晚两年,大约从12岁到20岁。

正因为身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青春期,人的心理也有了许多变化,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转移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性意识也从无到有,由朦胧到明晰,这是人的正常的发育过程。渴望了解性知识的心情是无可非议的、也是自然的,但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这些知识。

高质量的视频在寓教于乐中,首先让学生深入浅出的了解关于身体的秘密,明白怎么保护好现阶段的自己。

苏春晓姐姐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浅显易懂的语言详细地向孩子们介绍了从“认识身体隐私部位““识别侵害““如何防范侵害”“如何应对侵害”四个专题, "什么是身体的隐私部位",认识是自己的隐私部位,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身体的"小秘密", 知道我们的隐私部位,是除了父母以外别人不能触碰的地方。

瞧!孩子们拥抱自己,认识到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很重要!

身体红绿灯

《中小学心理健康纲要》中指出,小学高年级要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而近几年媒体报道的儿童受到性侵犯的案件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这一系列案件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没有一点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能力。不仅事前不知如何应对,事后更是不清楚如何处理,有的出于羞涩不说,有的害怕不说,反而让很多黑暗之手屡屡得逞。为此,我们想通过心理活动课的形式来帮助他们走过成长的必经路。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性别意识已经比较强烈。如果在课堂上公开谈论性或者性侵犯会有种种阻碍,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类似比喻的形式把性和性侵犯简单、明了但又不是很难以启齿的通过活动和体验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希望通过这样一堂活动课能够做到自然地向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身体保护教育,知道自己身体的界限,认识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要区别对待,学会辨别不同的身体接触行为,并了解如何应对侵犯事件,让每个孩子都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快乐的成长。

这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尝试,自主领悟。 学生自主找一个同性组合,伙伴双方听从老师的指令做动作,对老师所要求的动作感到不适时,可以不做。

第一个指令摸摸头,第二个指令轻拍肩,第三个指令握握手,第四个指令抱一抱,第五个指令拍屁股(后面的动作感受不舒服)。

爱的嘱托

花开应有时,莫愁花期过!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青春期,这段令人激动的时光里。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太过执拗,要保持心态的平衡,不要太过暴躁。面对事物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再进行,不能一股脑的往里走。老师、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多交流,多引导,给孩子们一个阳光、健康的青春期。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