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微型学校的“爱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07 14: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李炳熙 殷曦 A+A-
-分享-

距离主城区60公里,有3个教学班,在校生16人,教职工11人。

单从这些数字看,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幸福小学是典型的乡村微型学校。但在淄川区教体局的统一部署下,学校以打造“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为目标,用“爱的教育”呵护学生成长,为山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给学生“父母式”的关爱

该校现有16名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对学校来说,这意味着教育这些学生不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多的是给予他们“父母式”的关爱和照顾。

学校深入摸排每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启动“N+1”帮扶工程,即对母亲不在身边的学生,由女教师帮扶;对父亲不在身边的学生,由男教师帮扶;对父母都不在身边的学生,由多名教师共同帮扶。用学校教育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让每名学生都享受到完整的“父母式”的关爱。学校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帮教”策略,从思想性格、习惯养成、课业辅导、生活照管等方面助力学生成长。二年级女生东阳(化名)和养母相依为命。儿童节那天,帮扶教师王孝海把书包、文具、运动鞋等礼物送到她的手上。手捧着爱意浓浓的礼物,听着老师关切的话语,她的眼睛湿润了。

学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室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荷畅心屋”。结对帮扶教师经常会在这里和学生面对面畅谈,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三年级男生津昊(化名)因父母疏于照管,迷上了手机游戏,以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帮扶教师李森多次在关爱室里与他谈心,引导他,使他认识到现实生活比虚拟的游戏世界更精彩。现在,津昊已摆脱了对手机的依赖,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帮扶教师还建立了关爱日记,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记录师生之间交往的点点滴滴,描绘学生的成长轨迹,并且随时总结,不断反思,寻找更理想的教育方式。帮扶教师还定期通过电话、微信、QQ等与外出工作的家长联系,介绍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情况,让家长在外面安心工作。

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山区学生的卫生意识相对薄弱,尤其是留守儿童。长期的隔代抚养导致他们衣服脏了不能及时清洗,一连几天不洗澡是常事。

英语课上,教师韩艳婷发现女生新悦(化名)的头发中有很多头屑,就买来药水帮她清洗头发。在了解到新悦的奶奶因病无法照顾她时,韩艳婷就利用休息时间到新悦家,帮助她清洗衣服、被子和枕套。新悦的奶奶对此感激不尽,拉着韩艳婷的手不停地道谢。

学校还专门建起了太阳能洗浴室,购置了理发器具及洗护用品,组织学生到校洗漱、理发。有些女生梳不好自己的辫子,女教师就手把手地教她们梳辫子;有些学生年龄小,总是系不好红领巾,班主任就耐心示范,直到他们学会。衣服什么时候洗,指甲什么时候剪,白鞋子怎样才能刷干净……事无巨细,教师们言传身教,用心教学生学会生活技能。为保证学生健康饮食,学校还精心烹制饭菜,将原来的“大锅菜”升级为“三菜一汤”,让每名学生都能吃上营养午餐。

让学生享受上学的快乐

结合乡村小规模学校人数少的特点,学校采取“一生一案”教育模式,制定学生的特长培养计划,开设魔方、足球、踢毽子、花样跳绳等特色课程,邀请专业教练入校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巧,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四年级学生兰钊(化名)性格内向,羞于表达,自信心不足。随着魔方课程的开设,他在魔方课堂上如鱼得水,水平快速提高,成了“魔方小达人”。课下,同学们都喜欢向他请教,他总是耐心讲解,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另外,学校还将打陀螺、扔沙包、跳房子等民间游戏引入校园。这一举措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审美情趣,更喜欢学校了。

作者:李炳熙 殷曦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五指”攥成拳,育人齐发力

如今在城西小学,最动人的不是奖杯,而是每个孩子眼里的光,那是被信任、被激发、被全面呵护的成长之光。

09-01 09:21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

六十校庆遇开学!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以 “历史与使命” 思政课启新程

穿越八十载历史烟云,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的铮铮誓言,在初秋的校园里交汇碰撞。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 ...

09-01 14:31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

济南东河小学开学第一课:“兵妈妈”深情开讲

​9月1日,济南市东河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别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 ...

09-01 10:38济南市东河小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