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育人之路 厚植丝绸文化之根——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学区小学“丝路绸语”课程构建实施纪略
发布时间:2021-08-19 21:31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齐延飞 刘晓卿 薛锦州 魏玉晓 A+A-
-分享-

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是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学区小学(以下简称“柳疃学区小学”)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关注点,按照“系统设计、自主建构和整体实施”的课程建设思路,践行“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课程理念,围绕“桑蚕”“丝绸”“丝绸之路”三个项目内容,推进“两园两馆一带一节一基地三课程群”整体建设,构建实施“丝路绸语”课程,取得面上开花、点上结果的斐然成绩。

两个基地 

联动多元化系统学习

——以环境为依托——

课程实施需要场所,学生活动需要空间。柳疃学区小学着力建设丝源校外实践基地和丝意校内实践基地,依托两大基地开展多元化和系统化研学教育。

“两园两馆一带一节”是学校就地取材、合作共建的丝源校外实践基地,其中涵盖“丝路绸语”文化创意园、万亩桑园、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华裕茧绸文化博物馆以及丝路原点·锦绣龙河、中国·柳疃丝绸文化节,以丰富的研学活动和优质的学习实践资源,促进丝绸文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桑蚕丝锦”四个主题场馆是学校深度打造、潜移默化的丝意校内实践基地,其中涵盖桑梓园、蚕花居、丝贤坊、锦绣馆,厚植丝绸文化之根,以环境浸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维课程

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以课程为主体——

柳疃学区小学系统整合校本课程,以“丝路绸语”课程建设为主线,梳理并完善了三大课程群,即学科基础课程、拓展延伸课程、社会实践课程。

首先,学校通过学科融合,丰富基础性课程,将丝绸文化“抽丝剥茧”,寻求各科融合点,“穿针引线、牵线搭桥”。

其次,学校通过拓展延伸,挖掘主题性课程。目前,学校已挖掘出“七节日两论坛一会议”的“721”主题性课程,定期举办“锦园春”文化节、“采桑子”桑葚节、“忆丝路”体育节,从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拓展,激发和引导师生传承丝绸文化,提升师生综合素养和生活质量。

再其次,学校通过活动体验,构建实践性课程。一方面,学校依托基地开展研学课程。另一方面,学校结合社团开展特色活动,打造“丝意校园”精品社团,如丝语文学社、丝竹器乐团、丝锦舞蹈社、丝熠科普社(机器人)等,形成“一片桑叶抚心房,一根蚕丝织辉煌”的格局。

三大课程群的构建实施既助力了学生全方位成长,也促进了教师多元化发展。丰富的课程设计,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自主性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其学习质量;学生的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200多人次获奖,赢得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课程的开发建设不仅促使教师的知识文化形成合力,而且通过对课程和学生的深入研究,教学能力得到了颇多提升,甚至拓宽了教育视野,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近年来,多位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

四大要领

创生优化实施路径

——以学生为中心——

柳疃学区小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创新实施形式,探索“两个结合、两个到位”研究途径,让课程落地、生花、结果。

“两个结合”的内涵之一是文本教材与非文本相结合。学校成功开发并实施“家乡风情”“彩练当空舞”等校本课程教材,以文本与非文本结合的形式呈现,在“思考—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提升师生保护传承丝绸文化的意识。其内涵之二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延展相结合,学校坚持让学生在课内学习,在课外观察、思考、实践。

“两个到位”的内涵之一是教师指导到位,明确由各学科教师进行特色课程指导,同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进行分段指导,内容方面规定低年级研究桑蚕文化、中年级研究蚕茧文化、高年级研究锦缎文化,目标方面同一主题活动的不同年龄段的目标呈螺旋式上升。其内涵之二是评价引领到位,实行发展性评价,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将参与程度和标志性成果记入“发展性评价手册”。

近年来,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学区小学通过“丝路绸语”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取得了引领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学校的典型做法先后被多家媒体宣传推介;创新项目“地域特色寻创意,丝绸文化巧育人”被立项为潍坊市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项目;学校先后获得“潍坊市中小学双改行动特色学校”“潍坊市乡村温馨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齐延飞 刘晓卿 薛锦州 魏玉晓)

作者:齐延飞 刘晓卿 薛锦州 魏玉晓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