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完全小学:根植乡村,在劳动中寻找“田园味道”
发布时间:2022-02-21 15:3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张桂玲 李海萍 A+A-
-分享-

在招远市夏甸镇,有这样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校园里,一畦畦菜地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水灵灵、鲜嫩嫩的,煞是诱人。课余时间,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在地里劳作:拔草、施肥、浇水……欢声笑语不断。

在省教育厅近期公布的全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名单里,这所小学赫然在列,也由此引来了更多关注。

“我的园区我做主”

夏甸镇新村完全小学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如何挖掘这一优势?学校在传承“田园”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创造性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围绕“三和”文化,由师生代表、家委会成员组成的规划小组讨论,根据5个年级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了水果、蔬菜、高秸农作物、矮秸农作物、花卉5个种植园区,占地共约2000平方米,并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基地规划图纸,开展“我的园区我做主”种植园名称征集活动。经过师生、家长投票,各园区分别被命名为“果香苑”“向阳苑”“丰泽苑”等。在此过程中,学校力求通过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底蕴、价值理念等,以乡村文化滋养乡村学校教育。

营建“有故事”的“农味”文化

为让校园充满“有故事”的“农味”文化,2020年10月,学校开展了“家校同心”亲子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收获地瓜、玉米,采摘了柿子、银杏果,并利用园区收获的麦秆儿、玉米皮等农作物材料创新开展手工编织活动。

2021年,为进一步面向全体学生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重新规划了蔬菜种植园,将原来的大片园区隔离成“袖珍菜园”。通过“招标竞拍”,把“袖珍菜园”交给学生自主种植管理。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或家长担任“实践活动顾问”,开展研究,真正成为“袖珍菜园”的小主人。

种植过程中,学校每周都会邀请家长参加“多彩实践活动日”,讲授管理方法、带领实践操作。与此相得益彰的“我种植,我快乐”观察日记交流会等活动也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养料。

研究性学习让劳动更“入心”

以自主、合作、共享3种模式建设校园田园,通过学科融合、主题整合两条核心路径拓展升华劳动实践课程。在该校,这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以此为思路,为实现科学种植,学校分别编写了《月季花的种植与管理》《蔬菜王国》等种植课程教材,搜集整理编写了《田园诗》《二十四节气》《农耕文明》《田园名人故事》等文化课程教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立足于脚下的土地,根植于泥土的劳动教育才会有生命活力。”该校校长栾好学表示,沿着乡村特色劳动育人之路,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精彩,就是一所农村学校“最亮”的名片。(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张桂玲 李海萍

编辑:冀春鑫

审核:孙悦琛

相关阅读

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五育并举”绘新篇 朵朵花儿竞绽放

“老师,您看我种的向日葵马上就可以采摘啦!”9月的一天清晨,在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的农场里,五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银盘般的 ...

10-09 10: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 ...

10-09 10: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 ...

10-09 15: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