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遇上双减!柳编课程扎根临沭县第五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2-03-04 10:57 来源:临沭县第五实验小学作者:刘莹莹 胡芳霞 A+A-
-分享-

为助力“双减”下的课后服务,临沭县第五实验小学聘请国家柳编非遗传承人杨进邦为学校柳编校本课程老师,专门开展柳编教学,手把手的教孩子用柳条编织篮子、筐子的技艺。

“临沭柳编是我们这里的传统手工艺品,在我县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聘请非遗传人到我们学校来授课,让孩子们能有机会学习这项技能,让柳编这个技艺可以传承下去。”临沭县第五实验小学校长胡芳霞说。

学校开辟了杞柳种植园,让学生在劳动中了解杞柳的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气候特点,学着收割柳条,浸泡、加工柳条等,既传承了柳编文化,又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课堂上,杨进邦现场讲述非遗文化故事,并通过讲解演示与实操互动,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对柳编技艺的兴趣,增进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他说:“作为柳编项目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据了解,临沭县积极探索“双减”新路径,一方面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作用,多元整合课程资源,通过邀请名家、艺人兼任学校辅导员、特长导师,定期开展“传承人面对面”“文化遗产日”“非遗展演”等一系列宣传和普及优秀文化遗产项目的活动,推动特色学校创建。临沭柳编、莫氏绒绣、面塑、剪纸……如今,一堂堂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课,在临沭县中小学的课后服务中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来源:临沭县第五实验小学)

作者:刘莹莹 胡芳霞

编辑:冀春鑫

审核:白天

相关阅读

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五育并举”绘新篇 朵朵花儿竞绽放

“老师,您看我种的向日葵马上就可以采摘啦!”9月的一天清晨,在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的农场里,五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银盘般的 ...

10-09 10: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 ...

10-09 10: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 ...

10-09 15: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