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枝独秀”到“百花竞放” ——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侧记
发布时间:2022-08-15 16: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宋玉柱 A+A-
-分享-

  “结合这段时间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暑期大家访,我们摸排到片区内67户居民家中的孩子到了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大部分孩子就近上学的意愿强烈。”在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理事会研究招生工作时,人和街道中心小学首席校长田学孟汇报说。自1月该教育集团成立以来,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第四实验小学、春长小学、人和街道中心小学就集团内重大事项部署,已形成集团统一部署、深入调研、齐头并进的工作常态。“制度统一、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展示出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独特的发展魅力。

  制度同步让学生同样优秀

  如何实现成员校与龙头校的同步,不断缩小校际差距,是集团成立以来面临的重大课题。“刚到四实小交流的时候,我对干净整洁的校园和井井有条的工作感到震撼,但走进课堂却发现,学生们在细节上存在问题。”回忆起初入县第四实验小学的感受,宋俊霞深有感触地说,“习惯培养是基础,一以贯之是关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集团成立之初,便全面推行“六同步、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将总校区成熟的工作制度落实到各校区,并结合实际制定各校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在龙头校的丰厚校园文化底蕴感召下,四实小以改善学生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突破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练字、“小先生”讲题、书法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在舞台上精神饱满、乐于展示,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善于表达。

  师资交流让教学更有力量

  充足的优秀师资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集团成立初期,面对龙头校师资短缺、成员校优秀师资不足的困境,集团理事会迅速研究制定教师交流方案,通过“名师带动效应”“骨干教师进修”,将一批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充实到薄弱学校,把一批薄弱校的中青年教师派到龙头校进修锻炼。此举激活了集团内部的活力,大大改善了师资不均衡问题。

  开展真正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是破解限制学校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各学校利用早读时间开展“数学英语小教研”,分析当天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重点难点,提升课堂效率。高效的教研活动尤其使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受益匪浅。

  各学科实行“首席教研组长制”,每周统一定时开展教研活动,抓紧、抓实教研活动,促进了集团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四实小学生梁依坤的家长感慨万千:“线上教学期间,我在孩子身边旁听,感觉老师们讲得真好!他们每节课都会总结学习方法,我在旁边竟然学会了!平时,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后,老师都会积极跟进指导孩子的学习。这半年来,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了,作业书写也有了显著进步。”

  务实求变,进步不止于此

  集团内资源共享有力地改善了城郊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人和街道中心小学加挂“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牌后,集团内部统一工作安排、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研管理、统一质量监控、统一考核评价,校容校貌明显改善,重刷了教学楼、围墙,更换了办公桌椅,整修了花池、操场、厕所。通过参加集团大教研,利用线上课堂开展听评课、磨课等形式,教师们的劲头也更足了,“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从前是龙头校‘一枝独秀’,现在是集团各成员校‘百花齐放’。‘保中心、抓质量、争第一、树品牌’是我们集团的既定目标,‘市内争一流、省内有影响’是我们集团的发展方向。”说到未来,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杜英伟信心满满地说,“锁定目标,瞄准方向,我们已经扬帆起航。只要不懈怠、不停滞,勇争一流,唯旗是夺,我们必将创造一实小教育集团的灿烂与辉煌。”(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宋玉柱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五指”攥成拳,育人齐发力

如今在城西小学,最动人的不是奖杯,而是每个孩子眼里的光,那是被信任、被激发、被全面呵护的成长之光。

09-01 09:21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

六十校庆遇开学!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以 “历史与使命” 思政课启新程

穿越八十载历史烟云,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的铮铮誓言,在初秋的校园里交汇碰撞。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 ...

09-01 14:31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

济南东河小学开学第一课:“兵妈妈”深情开讲

​9月1日,济南市东河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别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 ...

09-01 10:38济南市东河小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