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公布了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结果,五莲县育才小学喜获“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该校学生作品“多功能出门提醒器”和“智能云管家——全自动浴室管理系统”均获国家三等奖。此前,该校5项学生作品在市赛中获一等奖,3项学生作品在省赛中获一等奖,总成绩位居山东省小学组第一。
五莲县育才小学缘何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该校分管信息科技的教导处副主任李辉一语中的:这主要是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教育,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全校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和探究之风。由此,该校跻身“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试点学校”行列,被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协会确定为“山东省人工智能科普示范基地”和“山东省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等级测评考点”,多次在日照市机器人大赛、学生素养提升大赛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从小学低年级就开设科技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科技教育,主要是想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让他们在科技的浸润下生根发芽、创造着成长,将来成长为科技强国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和生力军。”该校校长孙昌顺说。
持之以恒,全面普及科技教育
对于六年级1班男生郭浩宇来说,最喜欢参加的是每周三下午的科技社团活动。身为该校机器人和无人机两个科技社团的成员,他喜欢用程序或遥控器智能控制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和无人机:“起步、前进、拐弯、超速……”随着一项项指定任务的顺利完成,他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无穷乐趣。
“我3年前就加入了科技社团,我很喜欢上科技课。”郭浩宇笑着对笔者说,“爸爸妈妈为我购买了电路板和乐高拼装,在家里我经常进行拼装,并陪着上幼儿园的弟弟玩。”
郭浩宇是该校获得全国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学生之一。他之所以能够获奖,成为了科技小达人,是该校持之以恒地普及科技教育的结果。
2021年该校成立少年科学院,确立了“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动手能力”的目标,以此引领全校科技教育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该校确定1至3年级每周开设1节科技课,主要进行手工制作和机器人搭建基础班教学,重点开发学生创新思维;4至6年级每周开设2节科技课,开设图形化编程和人工智能教学。班级成立科技兴趣小组,重在培养学生探究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为提升教学效益,该校一方面通过在科学教学中设置项目式任务,让学生在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探究。譬如,设置“做一艘小船”的任务,就需要学生先设计方案,包括画出船的图样、确定船的尺寸等,再在组间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接下来制作,之后再根据确定的评价标准(如船的美观、载重量、稳定性)进行测试性评价,之后,再评价、测试,并对船进行改进。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如,在教授“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时,教师先设置这样的生活化情景:老师要寄信到山上去,又不想爬山,怎样才能做到呢?由此,引出课题——热气球。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材料,比如用塑料袋模拟气球,用蜡炬模拟加火器等。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气球上升的秘密,并进行制作。
强化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高为师”。该校深知,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最紧迫的任务是铸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此,该校强化教研,力促教师专业成长。到目前,该校共培养专(兼)职科技教师32名,全部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活动优秀班主任”,其中,李辉和王硕取得了“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测评”指导教师证书。
首先是以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学初制订教研计划,先由骨干教师讲示范课,引领和指导青年教师过关和提升业务能力。然后,由青年教师学习示范课的模式讲过关课。对发现的青年教师苗子,重点跟踪培养,努力使其成长为骨干教师。
再是强化日常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借助“山东省齐鲁科学大讲堂”“新课标网络培训”等多种教育平台,按时参加线上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学校层面,重点围绕新课标研读、实验教学、课堂创新与提升、学生活动发展等开展教研。在级部层面,可就某一方面、某个环节或某一问题随时教研、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水平提升。
探究实践,推动学生科技创新
“同学们好,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母螳螂为什么会吃掉公螳螂?”“因为怀孕后的母螳螂必须有足够的营养完成产卵和繁衍后代,便只好吃掉公螳螂……”这是六年级二班男生门瑞泽在“课前三分钟科普演讲”时的情景。
“课前三分钟科普演讲”是该校为鼓励学生及时将自己发现的身边科学小现象,通过查看资料和科学探究形成科技演讲稿,然后在课前向全班同学演讲的科普活动。因为形式新颖、内容精彩而备受学生欢迎。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演讲能力,也激发了探究和实践兴趣,激活了创新思维,在全校形成了竞相科技创新的生动局面。
“科技的魅力是无穷的,越神秘、越精彩,孩子探究兴趣就越浓,创新欲望就越强烈,成功后也越有成就感。”该校科学教研组长郑习媛说。
为推进探究实践,该校每年4月都举办科技节,分人工智能、益智拼装、创意设计等展示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达到交流、互鉴和提升的目的。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5届,展出学生作品500余件。各班级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科技研学活动,开阔视野,激发兴趣,推动创新。到目前,全校共有40多件创新作品在市以上获奖。
科技探究不停止,周末假期不间断。为此,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趣味科学小实验”家庭作业。如让学生做神秘液体分层实验、瓶子吞鸡蛋实验等。在寒暑假,则依照不同年级布置不同的探究活动。如,让一二年级学生走到户外,认识大自然的植物;让三四年级学生画一画植物的茎,了解其纹路、颜色等;让五六年级学生探究植物的内在秘密。譬如,为探究茎的功能,可将相同的花分别插到不同颜色的液体中,第二天就会惊奇地发现:花的颜色都变成了液体的颜色,进而得出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参加国家大赛,我看到了自己作品与优秀作品的差距,虽然我这次获奖了,但我知道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我有信心以后会做得更好。”同样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的六年级二班学生张淳自信地说。
作者:何乃华 郑焕娥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穿越八十载历史烟云,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的铮铮誓言,在初秋的校园里交汇碰撞。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 ...
9月1日,济南市东河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别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