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天衢新区赵宅中心小学将书香校园创建列入学 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力求通过系列活动将学校建成一所文化氛围浓厚、师生充满活力、 素质全面发展的书香学校。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书香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语 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定《赵宅中心小学创建 “ 书香校园 ”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由专人负责学校图书阅览工作的开展,各班创建班级图书馆,语文老师负责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
同时,赵宅中心小学还坚持优化阅读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学校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图书室、师生阅览室整改,阅览室约 50 平方米,45 个座位,环境整洁卫生。阅览室存有书籍八千余 册,实行全天开放式师生自由阅读,同时也可作为教学辅助空间,配合学生活动和教师教研。学校还打造了图书角并与新华书店联系,设立“流动图书角 ”,定期轮换图书供学生阅读。并通过走廊、教室等空间,张贴鼓励阅读的诗词佳句,为师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图书室藏书丰富且结构合理,全天开放,满足借阅需要。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利用自身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每月设有阅读指导课, 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共读家乡文化等读书节系列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努力管好、用好图书室,让图书室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全校师生服务。
为让学生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的阅读理念,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推荐优秀读物,定期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阅读, 引领书墨飘香。学校定期开展党员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通过读书交流提升自身专业成长。2017 年,学校展开了中华经典诵吟项目的研究。各年级教师根据分工,定期开展儿童诗、红色读本、经典诗词、普通话朗读书目的沙龙活动。每周一次年级组教师交流、每月一次全校教师 的读书分享、每学期一次读书经验分享合集。2019 年学校开发了诵读特色课程,形成了“母语如歌 ”普通话朗诵和吟诵体系。
至 2021 年学校形成 了《母语如歌》《童诗度曲与创作》《抚琴吟啸且徐行《静闻诗心》《静闻经心》《静闻文心》《中华经典诵吟》系列诵吟校本教材; 完成了《小百灵学朗诵》普通话朗诵教材体系、《红音嘹亮》红色经典诵读本。同年,学校将经典诵吟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并成功举办了“典籍里的声音 ”吟诵展示会, 获评“ 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 ”。
创建兴趣课型,激发阅读兴趣。学校开设导读、推进、交流、汇报等多种课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课后通过自我反思、 团队评价,寻找适合乡村的阅读课模式,激发乡村孩子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
开展《教师的书桌:从阅读抵达教学》的研读,从书中寻找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并用于实践,各班在组织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亲子阅读优势, 以教师的读带动学生的读,学生的读带动家长的读。
学校立足“五育并举 ”,不断丰富阅读活动。坚持每天早上“红领巾 ”广播站播报经典、 中午诵吟传统,每学期评选“ 书香少年 ”“书香班级 ”“书香家庭 ”。读书节系列活动中,利用演讲、征文、朗诵、课本剧、读书心得、好书推荐视频、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读书成果。
深化融合阅读,学校不仅推进家校融合阅读,还将阅读和实践进行了有效融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 ”主题教育活动,“童心永向党 ”朗诵比赛,“寻访红色足迹 ”等实践活动。
在“耕读立德 ”育人项目中,学校开辟耕读实践基地。学生春种秋收,结合学校“ 二十四节气 ”文化,鼓励师生深耕自然这本书。实践基地里经常看到师生共同种植、除草、收获的身影, 与乡村教育实际结合,很多农耕知识、节气知识就是在劳动中授业解惑。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从“课本 ”到“ 生活 ”,小小的幼苗承载心中所爱,滴滴汗水诠释劳动精髓,读自然这本书启智、健体、育人。
创新开展“诗词润德——走近爱国诗人 ”系列阅读活动之“走近苏轼 ”,继续带着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育民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据了解,未来,德州天衢新区赵宅中心小学将用三年时间继续开展“诗词润德——走近爱国诗人 ”系列阅读活动,通过实践反思总结最后形成校本课程。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