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2010年6月1日投入使用,占地60亩,在岗教师179人,学生3383人,现有71个教学班。是全国文明校园、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阅读与写作基地、山东省首批全环境育人规范校、山东省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淄博市书香家庭建设先进单位、淄博市书香校园。建校以来,学校一直秉承“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学习和发展的 灵动空间”的办学理念,坚守“酷爱读书个性发展”的优良学风,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校园、书香校园、智慧校园。现对照《山东省“书香校园”建设指标体系》,将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情况如下:
组织保障:落实组织领导,全面渗透阅读理念
作为语言文字达标校,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常规管理, 定期组织自查,确保师生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汉字,校内用语用字符合规范。为强化各级职能,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级干部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完善中层干部作为中坚力量的建设小组, 将全科阅读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完善创建活动推进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和完善质量考评机制、管理保障机制和教师激励机制,在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以保证书香校园工作的顺利实施。
校园建设:优化校园建设,不断完善资源配备
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专设阅读空间,阅读环境良好,建有经典长廊、阅读长廊、图书角。公众号推广“山东全民阅读在线”数字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悦 读·成长”计划,建有“超星”数字阅读、电子班牌、有声图书馆等多个终端阅读。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106013册,严格按照全国、市教育局推荐书目逐年采购适合学生阅读的数目,种类齐全,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2021、2022、 2023年度新增图书分别是:1189本、637本、2299本,近三年更新率为4.0%。
管理服务:加强管理服务,浓厚校园阅读氛围
图书馆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管理制度齐全。图书馆、阅览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完善的借阅和使用记录。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创设书香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利用校报、宣传橱窗、 黑板报、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向社会、广大家长宣传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通过学校购书、装备电子图 书馆、建立班级图书角、组织图书漂流……多种途径,丰厚阅读储备,使校园透射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
书香活动:开展书香活动,塑造读书活动品牌
常态阅读,习惯养成。学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定期开设阅读交流课,每周通过电子班牌推介图书,每天晨诵《大学》 《中庸》等经典,学生有固定的校内阅读时间,全学科教师参与、指导和评价阅读交流课。
读书明理,正心修身。校园连廊、膜结构下,处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图书;教学楼层、楼梯文化,处处悬挂起读书名言。从书中看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理解了“书犹 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明白了“文者气之所形,气可以养而 致”。学生随时随地阅读,正是张店区祥瑞园小学“开放式教学”的理念体现: 时间开放,时时都是学习之时;空间开放,处处都是学习之地; 内容开放,视野不断拓宽。自由地参与寒暑假读好书、汉字书写、中华经典诵写讲、推普周、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中明理修身。
读书启智,向善创新。走进祥瑞园小学的图书馆、阅览室、 藏书室、电子阅览室、开放阅览大厅、网上阅读平台,近十万册图书,老师和孩子们或站或坐,静静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孩子把读后感受通过演讲、朗诵、表演、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读书养德,浸润心灵。学校教师精心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学生每天晨诵、暮读,五年累计背诵10万余字。语文课上组织孩子诗词诵读展示,道德与法治课上讲英雄人物故事,美术课上合作制作精美书签,音乐课上表演古今经典,信息技术课上教给孩子更多阅读的媒介……全学科阅读经典,全环境阅读展示,浸润心灵,终身阅读。
建设成果:总结建设成果,收获一树阅读繁花
开放式的阅读新天地,让阅读成果在祥小校园里绚烂绽放。
近三年,1项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全科 阅读的探索与实践》结项,2项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师生共读的小学高年级共读一本书体系建构及实施的研究》《全科阅读视域下小学教师阅读能力提升的研究》结题,多项区级读写课题结题。师生参加读写比赛获得山东省艺术展演朗诵一等奖、 诗词讲解大赛优秀指导奖、“寒假读好书”“暑假读好书”组织先进个人,淄博市课外读物先进个人、优秀读书社团、读书节作文评选特等奖等100多项荣誉。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