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枣庄 > 正文
为了更好更优质的教育——滕州市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02-08 16:1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胡乐彪、王昶 A+A-
-分享-

“我们统筹整合两个校区的资源,把九年级整体搬迁至通盛路校区,学院路校区仅保留七、八两个年级。此举既彻底消除了大班额现象,又真正实现了一体化办学。”近日,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滕州市北辛中学校长孔凡海说。

这只是该市化解大班额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滕州市原有465个56人及以上的大班额已全部化解,初中平均班额50人、小学平均班额41人,圆满完成了大班额清零的任务目标。

强啃“硬骨头”,4年建成46所学校

在化解大班额过程中,规划、土地、资金无疑是三座“大山”。“教育必须优先发展。要想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必须先啃下化解大班额这块‘硬骨头’。”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宏伟说。他们连年把化解大班额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件实事”,并将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考核要求压实镇街部门责任。

自2016年以来,该市先后修编了2013—2020年、2019—2030年两个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编制了两期解决大班额项目建设规划。共规划中小学46所,先后征收土地1060亩,拆迁腾空土地420余亩,在银行贷款5.3亿元,安排大班额债券1.3亿元,并采取开发商代建、企业垫资等形式,妥善化解了三大难题。

去年7月30日,《问政山东》节目播出后,该市闻令而动、即知即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成立工作专班,盯住靠上解决工程资金和环境优化问题,倒排工期、交叉施工,以破竹之势全力推进在建化解大班额项目,确保项目如期投入使用。

4年间,该市累计投入资金20.7亿元,建成46所学校,新增校舍73万平方米。其中,仅去年秋季开学即投入使用新学校10所,为全市大班额清零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出“组合拳”,新增学位3.6万个

新学校建成后,如何有效转化成学位,一直是化解大班额需要直面的难题。

在增加学位方面,该市坚持“新建学校投入使用一批、改建扩容一批、挖潜利用一批、薄弱学校提升一批”的原则,充分挖掘内部空间,统筹利用学区、校区资源,持续精准发力,实现学生整体迁移分流。同时,从城区与农村、增量与存量等层面全面统筹,从优质学位供给、生源疏堵结合、教师引培交流等细处着手,用足“绣花功夫”,答好化解考卷。几年来,先后改造531间教室,在相关学校以及校区分流学生1万余名,累计新增学位3.6万个。

“以前,班上有六七十名学生,座位都是‘前挨讲台后靠墙’,就连课间上个厕所都要排长队;现在,到了新校,一个班只有42名学生,各项条件都很好。对此,我们做家长的十分放心。”滕州市实验小学大同路校区学生张伟的家长高兴地说。

在化解“择校热”难题上,该市一方面合理调整招生片区,科学设置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入学资格条件,“一校一策”下达招生计划,另一方面,做好入学预期引导,逐步扭转部分家长的偏见,严审转学、休学条件,防止变相择校、变相掐尖,避免扎堆到热点学校就读。

在教师补充上,该市采取了加大招考补充、强化轮岗交流“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通过全面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措施,专门设立了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专户编制400个、调整系统内编制340个,并全部用于大班额学校。

“4年来,我们共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257人,公开招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118名,聘用公费师范生25人;城乡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5600余人次,仅2020年就为大班额学校新增在岗教师400人。”该市政协副主席、教体局局长杜孝玺说。

激活“一池水”,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公平而有质量、均衡且优质的教育,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核心诉求,也是化解大班额的最终目标。为此,该市采取了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应对策略。

“为破解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们主要实施‘名校+新校’‘名校带弱校’的集团化办学策略,并建立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融合体,最终实现了量质并举。”滕州市教研室主任马培函介绍说,该市在“质”上发力,高标准打造优质均衡教育,全力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采取一校多区和新建学校的办法,强化校际空间统筹,依托市实验小学、北辛中学等名校创办了9所新校、6所分校,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在“量”上扩展,高效能打造“1+1﹥2”的学校团队,以委托管理、合作帮扶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先后设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16个、成员学校59所,学校融合发展体增加到两批12个。特别是滕东中学与党山中学、滕南中学与龙泉实验学校的融合体建设成效初显,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大大缓解了热点学校的大班额压力。

“去年,党山校区共有14名学生报考普通高中,其中有6人分别考取滕州一中和滕州二中。新七年级招生突破百人大关,八、九年级回流学生20名,目前在校学生有350多名。”滕东中学副校长、党山校区校长满振峰自豪地说,当地老百姓都说这所学校被盘活了。

龙泉实验学校是一所2020年秋季新投入使用的学校。该校集合了萃龙泉学区和滕南中学的优质资源,招生预报名时便出现了“没招生就满员”的现象。最终,不得不追加4个班级的招生计划,实现了办学“开门红”。

推进集团化办学,努力提供优质学位,实现内涵式发展,办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滕州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化解大班额路径。(特约通讯员 胡乐彪 通讯员 王昶)

作者:胡乐彪、王昶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以评价助力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教育评价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对于学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紧扣铸牢中华民 ...

08-08 09:05中国教育新闻网

滕州市滨湖镇联区:“学教护管”四维发力 筑牢法治教育根基

近年来,滨湖镇联区始终秉持“育人为本、法治为纲”的原则,立足“学、教、护、管”四个维度,走出了一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 ...

08-11 09:5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用教育家精神点燃希望之光——枣庄市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暑假开始前,枣庄市实验小学校长于伟利已将假期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要做好各类管理任务外,她还要参加“齐鲁教育名家”培育 ...

08-25 08:5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