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枣庄 > 正文
让评价之光照亮“善城”育人路
滕州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10-13 16:55 来源:滕州市教体局作者:王洪波 朱思文 A+A-
-分享-

  在滕州市,教育评价改革正悄然重塑着这座城市的教育生态。“以前总盯着试卷分数,现在翻开孩子的电子成长档案,手工作品、科技小发明、志愿服务记录满满当当,这才是看得见的成长!”滕州市民李女士感慨中小学这一悄然变化,正是滕州教育评价改革深耕多年结出的硕果。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自古享有“善国”美誉,滕文公问政孟子施仁政成“善国”的佳话家喻户晓。作为拥有170余万人口、200余所中小学的县级市,滕州曾面临校际差异大、评价标准单一的难题。近年来,滕州锚定“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的目标,秉持“不比结果比努力,不比基础比进步”的理念,构建起“双线五维三贯通”的区域教育增值评价模型,成功将评价从“测量工具”升维为“治理引擎”。

  滕州的教育评价改革,始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以“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核心思路。通过制定改革工作清单、开设“教育评价改革动态”专栏、建立“学校—镇域—县域”三级评价网络,滕州的教育改革举措稳步推进,18 项教育评价改革纳入枣庄市改革项目(试点)库,65 所薄弱学校成长为新优质学校,为县域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学生评价改革: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滕州坚持“三全育人、五育融合”理念,深化“六声” 教育,构建起“结果与过程并重、达标与成长兼顾、多元与特色兼容”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该市研发《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监测及评价指导意见》,实现“目标—课程—评价”深度对接与“数字化+教育”融合应用,其《县域内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改革研究》成功入选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同时,持续优化中小学综合素养监测,推行“全年级纵向跟踪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覆盖评价”模式,初高中阶段以初始年级为基准引入增值评价,让每个学生的成长“看得见、可衡量”。2025年3月,滕州市教体局在全国第四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上作增值评价改革经验分享。

  该市文化路实验小学的“成长档案”成为全省改革标杆。该校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依托“人人通空间”APP、互动课堂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生成电子档案,精准记录学生多元发展轨迹,其《成长档案,看见学生的成长》获评省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一等奖。四年级学生陈雨桐最期待每周的 “成长星”评选,她的书法作品和垃圾分类提案都得了星,这让她更敢尝试新事物了。

  教师评价改革:德能并举,激发活力

  教师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滕州坚持 “专业敬业、德能并举”导向,完善“考核以育人为根本、评价以贡献为核心、激励以价值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该市建立覆盖全市近1.5万名教师的师德考核库,将师德审核作为职称竞聘、评先树优、教学成果奖励的“前置条件”,同时常态化开展“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十佳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该市教师队伍师德师风赢得社会广泛赞誉,龙阳镇中心小学龙山快乐成长营志愿服务队荣获2024年“齐鲁最美教师(团队)”。

  在教育教学业绩方面,滕州聚焦“教—学—评”一致性,优化评价维度与情境设计,明确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完善分类评聘制度,并在枣庄市率先探索教师教学述评改革,相关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滕州积极构建教师能力矩阵模型,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创新“名师带教、梯级提升、全员提高”培养模式,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

  学校评价改革:多元发展,各美其美

  学校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主阵地。滕州探索建立“基础性评价+创新性评价+差异化评价”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科学定位、多元发展。该市创新出台《办学水平评价实施方案》,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五个维度,分类制定八类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分组考核、同类同考”,引导学校在特色赛道上“加速奔跑”。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45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1处;开发科技类、体艺类课程300余门,成立各类学生社团2200余个。

  该市至善学校紧紧围绕“善教学校”建设,充分挖掘本地“善”元素,创造性建构“精·和·善”校园文化。以“学校善管”“家长善育”“教师善教”“学生善学”为路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创建让全体学生“品行好、睡得好、吃得好、玩得好、学得好”的“五好”至善校园。北辛街道北辛中学以街道教育联区“四四方案”重构评价体系,将“尚善、有礼、格物、维新”纳入核心考核维度,配套建设善园、班园等主题园区,组建墨子科学院、鲁班劳动实践学院等特色平台,让校园课外活动活了起来,去年科技节就收到学生创意发明200多项。

  用人评价改革:人岗相适,优化配置

  滕州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的人才使用机制,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倾向,优化教育人才引育留用体系。该市通过建立高校校园直招、公开考试招聘等多元引才模式,拓宽引才渠道,并深化“县管校聘”,推行校内竞聘、校际竞聘等模式,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乡村学校在这场改革中也实现了蜕变。龙阳镇学区作为农村教育改革样本,通过“现场采样+集中评议”的赋分策略,让劳动技能、乡土实践等素养有了量化标准。龙阳镇中心小学教师刘春燕说,现在评价里有了田间劳动、非遗传承的内容,孩子们腰杆都直了,她班上的学生组建了“麦田观察小组”,其研究报告还入选了市级优秀评价案例。

  评价指挥棒的转向,让滕州的教育生态焕然一新。校长们从“追分数”转向“谋特色”,教师们从“教知识”变为“育全人”,学生们在实践中绽放个性,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渐渐消散。“未来,滕州将继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为县域教育发展提供鲜活范本,让 ‘善城善教’的品牌在优质均衡发展的沃土上愈发闪亮”。滕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华表示。

作者:王洪波 朱思文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枣庄市薛城区:让红色光芒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闻名遐迩的铁道游击队、活跃在抱犊崮山区的八路军115师、闻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枣庄的每一寸土地都珍藏着革命故事。这些丰 ...

10-13 09:5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滕州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

在滕州市,教育评价改革正悄然重塑着这座城市的教育生态。

10-13 16:55滕州市教体局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