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职院排演话剧打造特殊“思政课”
发布时间:2019-04-17 13:38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网站 A+A-
-分享-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和其夫人李佩先生的事迹为故事原型,打造了一部创新思政话剧《佩瑜怀瑾》,激荡起师生的爱国心、爱国情,让思政课内容实起来、活起来、燃起来。

精耕细作 厚重题材传递大爱精神

话剧《佩瑜怀瑾》筹备排练历时18个月,参演师生30余人。话剧以李佩先生在英语课堂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开始,共分三幕,分别是《爱》、《家》、《国》,讲述了郭永怀前往美国深造取得丰硕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归国参与“两弹一星”项目研制、从兰州飞往北京途中飞机失事,为保护珍贵资料以身殉国三个故事,高度浓缩了郭永怀一生的奋斗之旅、情感之旅、精神之旅。4月3 日下午,该剧在学院报告厅进行了首演,学院领导和部分师生共同聆听了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时代强音,共同见证了感怀往事、激励后人的深情演出。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参演师生通过入情入境的体验,深切感悟到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大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荣耀的大爱情怀和强国梦想。

全力支持 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

为开好这门创新思政课程,学院专门成立话剧社,精心培育话剧人才。在校内广泛宣传,发起话剧所需30余名角色的海选。全校师生积极响应,近200名学生参与海选。学院邀请专业教师进行评委审定,最终筛选出60余名学生两班人马,同时进行表演训练。

全校上下通力支持,学业与排练两不误。话剧《佩瑜怀瑾》筹备排练的18个月中,演员师生坚持周一到周五每日下午排练,周六日两个全天排练,风雨无阻。为使学生做好演出与学业之间的平衡,学校统筹做好学生请假事宜,任课教师积极为学生补课,保证学生学业不掉队。

为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学院决定,表现优秀的学生演员毕业后可留校,继续带动新生排练,将这门创新思政课程不断延续,服务学院创新思政课程建设。

加大投入 打造专业化精品剧目

为使话剧呈现出最佳舞台效果,将话剧打造成精品,学院加大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全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70万元在学院学术报告厅安装高分辨率电子大屏,使舞台现场布景充满纵深立体感;投入70万元打造专业化剧场舞台灯光,让舞台表演更具层次性,更好地配合剧情发展;投入50万元购置专业化音响设备,使现场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投入10万元补充灯光建设、购置无线耳麦、舞台道具、服装等。截至目前,学院投入已接近三百万元,力求将《佩瑜怀瑾》思政教育大型话剧打造成专业化精品剧目。

因地制宜 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荣成本地高校,学院将荣成籍“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的生平事迹与科学报国等大爱精神,以及宋健、谷牧等多位荣成籍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事迹作为入学教育内容。从2016年起,每届新生入学后,学院即新生集体组织前往郭永怀纪念馆学习参观。在教室内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央视播出的《国家记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系列”与“李佩系列”,要求学生必须熟知郭永怀事迹与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用力将《佩瑜怀瑾》打造成为学院永不落幕的思政品牌课程,在学院定期公演的同时,将话剧制作成影像资料,组织学生学习观看,并将其上传至学校各新媒体端,让郭永怀精神辐射更广,被更多人熟知。让这堂思政课在新时代青年学子和英雄榜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励学生延续爱国情、弘扬强国志、践行报国行,推动形成全院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四个前置”打造赛教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以深入研究和市场调研为指导,以教育部职业规划大赛为平台,创新赛教一体的生涯就业教育模式,前置机制保障、岗 ...

07-02 10:1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打造“青心禹共·石榴红”大思政品牌

近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该校教师马东在禹城大战旧址为学生授课。

07-02 10:3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山外大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友服务平台全球上线 构建“联谊·共享·成长”新生态

 6月27日,“山外大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友服务平台全球上线仪式在高远楼707会议室隆重举行,标志着学校校友工作正式迈 ...

07-02 11:21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