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把握类型教育特征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及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0-10-07 17: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高磊 A+A-
-分享-

山东职业学院深刻把握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探索实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及课程建设,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锁定“最后一公里”根源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脱节。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对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的传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尽管突出了职业性,但与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能力需求仍有距离。

二是课程体系还不能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参照普通高等教育构建,课程对能力的培养与企业一线岗位的需求还不匹配,成为影响“最后一公里”的根源问题。

二、明确解决根源问题的主要任务

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行学分制改革。一是重构基于岗位能力与专业知识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二是实行选修课全校范围通选。三是实行主辅修专业,推动实现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交织、重叠。

三、重构基于岗位能力与专业知识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

一是重新定义课程类型和结构。我校依据岗位能力需求,把原有课程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能力提升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人文素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等5类,呈发散状结构,夯实学生的岗位动手能力,帮助其追溯知识原理,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其价值追求。

二是校企合作解构并重组新课程。一方面,选择企业关键岗位序列,通过研究分析优秀技能人才的工作流程、标准、场景,以及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明确了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关键历练以及人格特质;另一方面,研究确定了课程主题、学习方式、课程内容、评估方法等,对原课程解构并依据课程主题进行重组,开发“学习地图”,进而整合应用,促进不同学习内容匹配恰当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更高效。

今年8月,我校城市轨道学院深入济南地铁、青岛地铁、西安地铁等企业,校企合作,全面梳理了城轨车辆技术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任务需求,提炼了318个专业知识点与技能点。目前,已进入新课程转化过程,力争在2020级新生中投入使用。

作者:高磊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四个前置”打造赛教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以深入研究和市场调研为指导,以教育部职业规划大赛为平台,创新赛教一体的生涯就业教育模式,前置机制保障、岗 ...

07-02 10:1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打造“青心禹共·石榴红”大思政品牌

近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该校教师马东在禹城大战旧址为学生授课。

07-02 10:3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山外大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友服务平台全球上线 构建“联谊·共享·成长”新生态

 6月27日,“山外大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友服务平台全球上线仪式在高远楼707会议室隆重举行,标志着学校校友工作正式迈 ...

07-02 11:21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