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为基石培养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0-10-14 09:45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严帅 A+A-
-分享-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指出了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又明确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定位和原则,为做好“十四五”时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礼记》有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于党和国家建设的极端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们党和国家一直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教育之重,亦是时代之托。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地位,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与此同时,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当前,我们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是新发展格局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的时代“大考”。

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承担育人使命的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教育要更好地承担起应对时代和环境变化、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任,必须站在适应新发展格局,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树立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核心的“大教育”观,“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全方位全时段培育“时代新人”。

高校要发挥好人才和人力资源工作的“母机”的作用。一方面,整合专业资源,提供教育方案,做好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连接器”。高校要坚持教育的“四为”方针,推动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汇聚学科优势,设计教育方案,为高校服务国家社会、为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搭建桥梁,使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惠及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教育需求的社会成员,满足“人人、处处、时时”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加强职业培训,提升能力水平,做好职业发展的“助推器”,为劳动者更便利地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要求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支撑。

百年之计,教育为先;教育之计,教师为先。作为我国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师范院校,必须尤其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提振育人信念,做好立德树人的“孵化器”。要对标新发展格局需求,切实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培养“大国良师”,为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终身学习体系,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肩负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责任。(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严帅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