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议“内卷”不只是自我调侃
发布时间:2020-11-11 09:29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朱四倍 A+A-
-分享-

随着高校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大学生“划水”也能毕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据媒体报道,记者通过采访多名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发现,大学生之间的“内卷”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不少大学生表示,“内卷”的热度,不仅是一种自我调侃,也是面对学业以及自我发展的众多压力的真实写照。

从学术意义上审视,“内卷”的基本含义是指系统在外部扩张条件受到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而在我们时下语境中,不少人把事物既无法维持现状又难以自我更新,只能在内部不断复制和精细化的现象,称为“内卷”。当看到高校学生因“内卷”而迷茫的背后是“年轻人在极度竞争中,成功压倒成长,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就可以发现,所谓的内卷并不是今日才有之现象,而是竞争压力之下,对诸多短期利益、荣誉的过度追求,才导致了超出正常竞争压力的疲惫和不堪。

竞争本是常态,但当发展到总想与人一比高低,“想做科研,有人发的论文更多更重要;想玩社团,有人的兴趣和专业水平更高;想找工作,有人简历上积累的证书和经历更多”,而忽视自我的真正定位和价值追求时,恐怕就是一种畸形的心理在作怪,乃至折射着一些大学生定位模糊、目标虚无和精神缺失的尴尬。在随波逐流中,认识不到自己真正应该努力的方向,看起来忙忙碌碌,却发现自己很多地方比不上他人,难免产生失落和不满,所谓的“内卷”就出现了。

事实上,这种只有“外延扩展而无内涵发展”的状态,意味着精力的无端消耗和精神的漂泊不定。不少大学生面对竞争时,只求短平快的功利,缺少积跬步至千里的勇气和毅力,这样的人生谈不上成就感和获得感,遑论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人生之路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如果缺少磨炼意志、砥砺志趣的追求,缺少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精神,那就只能在郁郁寡欢的不得志中沉沦,在自怨自艾中越来越“内卷”。正如新闻所说,竞争本就存在,想往高处走就势必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就笔者观察,一些大学生的“内卷”当然与压力有关,但从深层次上说,窃以为,这不是真正向上的压力,有虚荣和炫耀心态的成分,比如把所谓的“证书”等表层东西当成“优秀”。可以说,“绩点为王”之下,部分大学生的“内卷”很可能是一种精心算计的利益得失和功利计较,是生怕别人比自己得到的外在“荣誉”多,绝非真正的良性竞争和你追我赶为了未来而奋斗的无悔付出。我们常说,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但眼中只有他人获得的“证书”“奖学金”时,就是欲望放逐了理想,功利扭曲了信念,长此以往,不要说仰望星空了,恐怕只能在短期利益的泥淖中打转,进而忘记了学习是为了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大学生应对自身社会角色进行清晰认知和理性定位,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更不能把才华支撑不起抱负当作“内卷”,而要牢记时代使命,养成追求真理、志存高远的优秀品格,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到一起,立鸿鹄志、坚定信仰、奉献国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朱四倍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