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个教师节如期而至。在青岛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教育沃土上,无数教师默默奉献,用热爱诠释初心,以坚守点亮未来,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育人篇章。他们耕耘于不同的学科领域,践行着各具特色的育人理念,却始终怀揣同一份对教育的赤诚与热忱。日复一日的坚守,年复一年的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
让我们走近他(她)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平凡中的伟大、细微处的担当,致敬那些在三尺讲台上熠熠生辉的教育工作者。
付阿芬
平度市田庄镇庄小学教师。199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没有留在城市任教,而是选择来到田庄镇田庄小学。“农村孩子更需要大学生老师”是她对教育初心最朴实的诠释,如今已扎根乡村教育二十八载的她,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青岛名师”“山东省农村特级教师”“青岛市优秀专业人才”“平度市学科带头人”“平度市优秀大队辅导员”等称号。日常教学中,她始终坚信“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更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用耐心和智慧陪伴无数乡村孩子茁壮成长,将“爱与责任”写进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付老师始终如一的坚守。
育人故事
在教学岗位上,她始终以勤为笔、以爱为墨,在一方小小的校园里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她是学生口中的“付妈妈”、家长眼里的“定心丸”、同事心中的“领头雁”。
二十八载春秋更迭,她始终坚守三尺讲台,用爱与责任点亮了无数乡村孩子的未来。2006年学校师资紧张,作为教学骨干的她主动分担重任,为了让每一堂课都扎实有效,她对照课标潜心钻研,常常在深夜的灯光下打磨教案,就连日常琐碎的间隙也不忘琢磨教学细节……正是这份对教育的热忱与不懈付出,让她在教学之路上不断突破,成为学生们信赖的良师。
她对待学生,总如母亲般倾注着满腔温情。遇到心思敏感的孩子,她便轻声细语,耐心开解,轻轻拂去他们心头的阴霾;遇上家境困难的学生,她主动奔走申请资助,还悄悄送去学习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她的抽屉里,创可贴、饼干、红糖总是备得齐整,仿佛一个小小的“暖心百宝箱”,装满了细致入微的牵挂。孩子们从心底里亲近她,那一声声清脆而亲昵的“付妈妈”,是童年最温暖的回响。
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培养多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今,她带出的“徒弟”们已在各级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付妈妈”这个亲切的称呼,是她最珍视的勋章;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笑脸,是她坚守初心的不竭动力。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付阿芬老师用28年的坚守,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奉献之歌。
教育理念
她的教育理念朴素而深情,以爱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用智慧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这既是她扎根乡村教育的初心所在,也是她二十载如一日坚守践行的育人信念。
刘相龙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师,现任教于五年制高职四年级,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承担《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教学、技能大赛指导及班主任工作,致力于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从教以来,以匠心育匠才,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青岛工匠、青岛名师、青岛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齐鲁名师培养工程,担任青岛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学成果突出,指导学生获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一等奖13项,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7次、省级2次、全国2次;主持市级精品课程,开设市级公开课及经验交流6次。专业能力扎实,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专家、机械行业高级考评员;发表论文11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或参与课题6项;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化校企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获国家专利5项。
育人故事
在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从教二十年的刘老师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期待,教育就是要用爱叩响心灵之门。”2024年5月的一天,他接到一个令人欣喜的电话:“老师,我现在在城阳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我想回母校看看您!”
重逢时刻,身着职业装的小孙(化名)难掩激动:“老师,我是专门来报喜的!”看着眼前这个自信稳重的青年,刘老师的记忆回到了九年前——
那时的小孙眼神中写满叛逆。军训期间,他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难受,变着法子逃避训练。多次与家长沟通无果后,刘老师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从明天开始,老师陪你一起训练。你站多久军姿,老师就陪多久;你练多少遍正步,老师也练多少遍。”
接下来的日子里,训练场上总能看到刘老师陪伴的身影。这份真诚的陪伴悄然融化着少年心中的坚冰:刺眼的黄发变成了利落的寸头,懒散的站姿变得挺拔有力。最终,小孙在军训汇报中荣获“优胜个人”。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课堂。小孙上课时不是交头接耳就是打瞌睡。刘老师创造性地提议:“请你来担任‘纪律班长’,负责维护课堂秩序。”小孙连连摇头:“老师,我真的做不到!”刘老师温和而坚定地说:“我们先试一节课,这一节课你只需要管好自己。”
那一节课,小孙多次话到嘴边又艰难咽回,不时下意识地捂住嘴巴。在刘老师鼓励的目光中,他渐渐学会了自律。令人惊喜的是,班级的课堂纪律也在他的影响下明显改善。
更让刘老师感动的是小孙母亲的来电:“刘老师,孩子今天居然对我说‘谢谢妈妈’,我已经三年没听到这句话了......”电话那头哽咽的声音,让刘老师深深体会到教育的价值。
共进午餐时,小孙动情地说:“老师,您知道吗?当初我觉得读职校没用,已经自暴自弃。是您一次次相信我、鼓励我,让我考上了大专,如今我不仅从高等职业学院毕业,还有了稳定的工作......”
望着学生眼中闪烁的泪光,刘老师更加坚信:教育就是要用爱心唤醒自信,用智慧引领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教师要做的就是用爱与责任擦亮这些星星,让他们在人生的天空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教育理念
他始终坚持以启智润心为根本,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在关爱与引导中陪伴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