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AI为体育装上“智慧大脑”
发布时间:2025-10-14 09:4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于洁 A+A-
-分享-

  体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它既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又能塑造其意志品质与团队精神。然而,传统教学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采用统一的内容、方法与评价标准,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模式缺乏创新与趣味,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资源受限,场地器材不足与信息资源匮乏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学校体育教学变革带来了新机遇。

  AI入课:锚定理论根基与课标导向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AI技术借助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能精准探测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状况及其他智能与体育学习的关联,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指引学生依照自身智能特点发展体育能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这一要求与学校推行的AI辅助教学高度契合。该系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锻炼及技能测试等海量数据,为每名学生定制专属教学目标、内容与评价方式,让教学更贴合学生需求,助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稳步前进。

  AI落地:教学实践图景

  在教学实践中,AI技术通过多渠道评估学生,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以我校四年级体育教学为例,学期初,为学生配备智能穿戴设备,实时采集日常身体数据,教师同步记录课堂技能表现并通过问卷梳理学生兴趣偏好。四年级某生日常运动积极性高,但跳绳能力薄弱,却对球类运动兴趣浓厚。AI系统结合学校数据库中同类学情案例,为其制定专属方案:跳绳训练按“基础动作巩固—速度提升—耐力强化”分步推进,同时结合足球校本课程,设计“球感培养—基础传射—战术配合”专项训练。系统还会依据该生课堂练习数据与技能测试结果适时调整方案。一学期后,该生跳绳成绩提升40%,并入选校足球队,参加了区级比赛,彰显了方案的有效性。

  智能平台打破了教学时空局限,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以小学游泳课为例,受校内泳池场地限制,学生实操练习时间有限。为此,引入AI虚拟运动场景模拟软件,让学生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游泳全过程,感受不同水域的技巧要求,领悟技术与战术策略。同时,搭建在线教学视频资源库,可根据学生学习数据精准推送内容。如,当五年级学生在自由泳练习中出现手臂划水偏差时,平台会依据其课堂动作记录,推送含“动作分解演示、错误对比分析、针对性练习方法”的专属纠正视频,学生课后可自主观看练习。这就有效解决了课堂指导时间不足的问题。

  AI视频分析技术助力学校体育动作教学升级。在五年级武术校本课程中,教师拍摄学生套路练习视频后,上传至AI动作分析系统。系统能快速识别动作姿态、关节角度与运动轨迹,并与学校预设的标准武术动作模型比对。此前,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弓步冲拳”时后腿弯曲不足,导致重心不稳、发力不充分;“转身踢腿”时身体旋转速率慢,影响动作连贯性与力度。AI系统针对这些问题生成详细的反馈报告,用文字描述偏差本质,用图像标注错误点位,并给出改进建议——“弓步冲拳”可借助场地标尺规范腿部角度,配合蛙跳等腿部力量训练;“转身踢腿”可通过“原地旋转摸肩”等游戏化练习提升协调性。教师依此调整教学重点,学生按反馈精准改进,使武术动作合格率从72%提升至91%。

  AI提质:教学优化的三维策略

  强师赋能,筑牢技术应用基础。教师对AI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AI辅助教学的成效。为此,学校制订了“分层递进式”体育教师AI技术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AI教学工具实操,涵盖目前在用的智能穿戴设备、动作分析软件及教学资源平台,确保教师能熟练操作并运用数据;二是数据解读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让教师读懂AI报告中的学情信息,精准判断学生需求;三是融合教学设计,组织教师开展“AI+体育”教学研讨,分享如“AI动作分析+武术教学”“智能手环数据+体能训练”等融合经验。目前,学校体育教师已实现AI工具常态化应用,能独立依据AI数据调整教学方案。

  完善评价,构建科学育人导向。学校以“过程+成果”为核心,健全AI教学评价体系。学习过程评价中,除传统体能与技能指标外,增设AI资源使用维度——通过平台记录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长、线上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等数据,结合课堂上AI设备使用时的专注度、互动性进行综合评定。学习成果评价则兼顾共性标准与个性目标:对以提升篮球投篮命中率为目标的学生,结合“校园篮球联赛”中的实战表现评估其应用能力;对武术学习者,除考核套路规范性外,增加AI记录的动作连贯性、发力精准度等指标,同时结合课堂分享评价其对武术文化内涵的理解。

  深度融合,创新教学实施路径。推动AI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学创新的核心方向。教学理念上,教师与管理者普遍树立“AI+体育”融合观,将AI技术贯穿“备课—授课—评价—反馈”全流程。教学内容上,开发智能校本课程,如结合我校特色的“AI智能健身操”,通过AI动作监测技术实时纠正学生动作,搭配校园原创音乐节奏,让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趣。教学方法上,探索“小组探究+AI辅导”模式。如,在“趣味田径”单元中,学生分组研究项目技巧时可通过AI平台调取训练方案与视频资源,系统则依每组学情提供个性化辅导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AI辅助体育教学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通过深度融合AI技术,使其贴合课程标准与教育规律,能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学习体验。而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深度融合,将助力小学体育教育借AI技术迎来现代化发展新契机,让学生在科技赋能的体育学习中收获健康、快乐与全面成长。

  (作者单位系青岛永宁路小学)

作者:于洁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小插曲引来“规则”重建

教育的目标不只停留在知识的学习吸收上,更要以规则为原点,塑造学生品质,让他们学会尊重与共情,建立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促进内 ...

10-10 08:5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爱与等待

 9月,每天早晨和晚上的气温虽已凉爽宜人,但正午还是骄阳似火。

10-10 08: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教育现场会不应囿于“会议室”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传统行政会议存在几个突出问题:决策与执行脱节、管理与教学分离、校际发展失衡。基于此,我们启动了以教育现 ...

10-11 15: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