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己任
发布时间:2020-10-23 09:21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樊后君 A+A-
-分享-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起居,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教学带来了巨大难题。广大师生团结奋进,以坚强的意志和有力的行动,打造了一个充满热情、温情与智慧的“云上”实验,铸就了教书育人的新气象。

1936年,国难当头之际,清华校长梅贻琦郑重宣告:“大局虽不可知,然而吾人自己之职责,决不可放弃。”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但我们要一如既往把教书育人作为不可松懈的职责,挺立风骨、坚守担当,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校长的名言脍炙人口,移用到中学,也是适宜的。衡量一所中学好不好,主要不是看它的占地面积、高楼大厦,而是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凝聚最有学问的老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在20世纪20年代俊彦云集,曾一度聚集了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匡互生等在各领域成就非凡的老师。重庆沙坪坝的南开中学,在抗战时期也是名师荟萃,国文老师孟志荪、陶光,英文老师赵瑞纮,化学老师郑新亭,物理老师魏荣爵,地理老师吴振芝……皆一时俊秀。

师者何为?教师的天职是什么?韩愈的《师说》有经典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就是传授知识和答难解疑,这当然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教师的第一天职无疑是“传道”。孔门大贤七十有二,不乏政治、军事乃至理财方面的优秀人才,但是孔子最看重的却是以道德境界而著称的颜回,因为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道”高于“业”,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园地。学生来学校学习,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要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一个老师如果不能在人格、精神上给予学生有益的影响,就不可能是好老师。同理,一所学校如果不能让莘莘学子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不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德性浸染、文化熏陶,整天只让他们在题山卷海中跋涉,就不可能是一所好学校。

那一代的中学教师,心念苍生,心怀国家,在抗战烽火中弦歌不辍。这样的家国情怀,理应在我们这一代师者身上绵延。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我们对毕业生的要求,如果教师不曾拥有这份理性关注与悲悯情怀,如何能感染学生,成就他们的健全个性和品学格局?

社会生活是形形色色的,有好的、有用的、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阴暗的、肮脏的一面。我们一旦妥协,转眼就会消融成汤汁;只有挺立铮铮铁骨,才能永不变形。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每一位教师都应对自己有这样的期许。如果教师选择了随波逐流,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何以从教的初心,黯淡了崇高的理想。无论对师者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悲剧性的。

我们背负国家的重托,百姓的信任,真的道阻且长。让我们把一切的优渥和艰苦都看成历练,砥砺前行,心向远方。不要感慨社会风气不好而怨天尤人,身为师者,我们有责任,也有智慧和能力,教导学生,化育心灵,进而消减社会的戾气,增进社会的温情和善意。(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樊后君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