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曲在新时代绽放瑰宝之光
发布时间:2020-10-26 14:56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李定广 A+A-
-分享-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百花园中扎根民间土壤最深、绽放最瑰丽的那一朵。戏曲艺术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代表性,不仅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有着充分的理由,更有充足的条件。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但是其他两种古老戏剧文化已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继消亡。而中国戏曲历经几度兴衰沉浮,至今仍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外称“戏剧”,中国称“戏曲”,从名称我们就能看出中国戏与外国戏的最大区别——中国戏曲,“戏”与“曲”是无法分离的。中国戏曲从先秦时期的原始歌舞戏形式历经数千年至元代而成熟、明清而繁荣,在各民族中产生数百个剧种,其中像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剧等戏曲剧种影响尤大。作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代表,它们理应成为传承和弘扬的重点。

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离不开戏曲教育的大力开展和戏曲人才的广泛培养。中国戏曲学院等高校为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田汉、王瑶卿、萧长华、史若虚等戏曲教育家是戏曲教育事业的楷模,在新时代理应涌现出更多的戏曲教育家,培养出更多戏曲专业人才,有了众多的戏曲人,才会有繁荣的戏曲文化。

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重在发掘戏曲中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等精神内涵,重在展现戏曲艺术中中华审美文化的独特风采,重在展示戏曲艺术所体现的中华文化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样貌,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古老戏曲在当今文化大繁荣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事实上,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比如,从国家层面推广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激发了无数青少年对戏曲的兴趣;比如文旅部去年出台的《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又比如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又推出《中国戏曲大会》,成为又一道全民文化大餐。

莎士比亚说,戏剧是时代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不仅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需要,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期待着传统戏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辉。

(作者系《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作者:李定广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