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体系如何顺应时代需求?
发布时间:2020-10-30 09:08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侯树文 王春 A+A-
-分享-

未来30年,我们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人才,当前的教育体系如何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在10月29日举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五届科学教育论坛上,来自高校、中小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未来科学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谁应该参与到科学教育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提高教育者们对科学教育重要性认识,必须给予一定的课时保障,这已经成为教育界专家的共识。但是科学素养的提升无法脱离当前教育体制的背景。

“如果科学教育不能上升为升学考试核心课程,是不会引起学校管理的重视,如果设为应试学科,对学生的科学好奇心又是一种磨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兵指出科学教育面临的最大矛盾,“科学教育必须超越常规的学科教育方式,但又不能不考虑到当前教育体制的约束。”

“科学教育的问题可以与科研相提并论,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科学教育的定义、含义、方法上没有清晰的定论。”现场有专家表示,孩子们的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和后天应试教育而慢慢消失。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和研究方法扭转这样的局面?政府各主管部门及科研院所机构在顶层设计上应该形成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科学素养培养能力问题上,科学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知识点和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精神和创造力。不少专家建议,吸引科学家群体纳入科学教育培养队伍中,促进科学教育资源转化到教育领域。

另外,当前各地区博物馆、科技馆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充分发挥科普基地在科学素养提高中的真正作用。专家建议,就城市科普基地课程学习和科学素养培养进行系统调研,成为培养科学素质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科学教育为科技创新后备军奠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反映了我国基础科研领域教育短板。如何通过教育创新为我国未来科技创新后备军奠基?与会专家们纷纷提出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学副校长娄维义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指出当前我国学生的短板:责任担当缺失、兴趣未知、创造力薄弱和自信心不足,这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创新素养应该包含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健全的知识结构,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最难培养的是创新人格。创新人格的培养应该注重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独立人格的提升。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良院士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分别主持上午、下午大会,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局长王笃金、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志斌分别为大会致辞。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展开了热烈的对话与讨论。(侯树文 王春)

作者:侯树文 王春

编辑:史守静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