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因溺水失去生命,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95%。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每年暑假期间,防溺水工作都是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关乎生命,关乎家庭,关乎未来,单靠教育部门远远不够,需要全社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凝聚起直达“最后一公里”的强大合力。
党委、政府须扛牢统筹之责。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牵头、拿总的作用,高位统筹、强力整合。把相关部门都“拿”进来,明确教育、公安、民政、水利等部门在防溺水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压实责任,落细举措,建立完善权责明确、无缝衔接的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确保各部门积极履责。
教育系统“主阵地”作用不可替代,但防线必须前移、加固。部署检查固然重要,也要重视宣传“入脑入心”的实效。要通过观看防溺水视频、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切实掌握防溺水知识。暑期持续的“再叮嘱、再提醒”不可或缺,尤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必须织密“关爱提醒网”。安全教育,既要润物无声,又需硬性要求与刚性约束。
家长是守护孩子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闸门”,“监护人”三字重如千钧。家长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告诫上,对孩子的行踪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若有条件,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专业的游泳培训,让孩子掌握游泳技能和自救自护方法。
防溺水真正形成合力还需解决部门间职能重合或管理真空等问题,明确责任,做好补位。比如,市域内的江河、水库、湖泊等分别隶属于水利、市政、城管等多部门管理,各部门要将设置危险水域警示标识、完善防护栏等工作做细、做实。又如,降雨形成的临时水域等无责任单位的水域是管理的真空地带,需要属地政府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没有遗漏。
防溺水还需疏堵结合,才能科学高效、标本兼治。目前,部门间协作主要是聚焦做好“堵”的文章,不论是人防还是技防、物防,目标都是让孩子远离危险水域。但是,孩子爱玩水的天性需要正视,所以更要做好“疏”的文章。近年来,德州市很多学校都建设了规范化的游泳池。这些环境安全、设施齐备的场所,既让孩子们得到了更好的安全保障,又让他们爱玩水的天性得到了释放,有助于强身健体、培养优秀品质。此外,各部门还需在暑期增设游戏室、图书室等场所,丰富学生的节假日生活。
防溺水是一场艰巨、复杂且长期的“生命保卫战”,唯有全社会真正警醒起来,才能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为每个宝贵的生命提供强有力的守护。
作者:贾荣耀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