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实验小学: “五园”劳动育人
发布时间:2020-10-29 22:00 来源:潍坊市教育局 A+A-
-分享-

今年4月,中共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普及开展,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一校一模型”,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办学特色,围绕绕劳动课怎么上、劳动周怎么安排、校园轮流值日制度怎么建立、家校如何协同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清单落实、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怎么建怎么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创新。市教育局将从中推介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案例,供各学校相互交流学习。

“五园”劳动育人

潍坊市实验小学

潍坊市实验小学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城区小学实际,依托本土资源,构建具有城区特色的 “五园”新时代劳动育人图景,通过组织开展“家园生活、职园启蒙、田园农事、工坊创意、研园成长”系列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实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扎实落实劳动育人。

家园生活,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家园生活,主要包括卫生清洁与健康饮食。卫生清洁方面,从一年级起,分层次进行衣物洗涤、物品整理、卫生清扫等技能学习和训练;健康饮食方面,则按照年级高低,对食材、食理、食礼进行研究,带领学生学习实践家常菜、面点制作,掌握基本的烹饪方法,为家人制作较为可口的饭菜。

学校扎实落实每周一节劳动课,通过课堂教学,讲解劳动知识、示范劳动技能、自主练习巩固,确保学生劳动实践的安全性、规范性。根据中心城区学校没有大规模劳技教室及实践场所的实际,运用“课堂精准指导——家庭社会实践——线上层级展示”的模式开展教学,课下学生以家庭、社会为实践基地,在家长的指导下围绕劳动主题反复实践,进一步规范技术,同时利用家长资源进行技术拓展提升。学生制定家务劳动清单、采用自我清单管理、菜单式研发,逐步掌握基本家务劳动技能,成为家庭的劳动小帮手,体会生活和劳动的乐趣,传承传统孝文化。孩子们还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定期在班级微信群内展示,相互学习,进一步提升劳动技能。




在每个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学校组织专题活动,展示劳动技能和特长。比如在寓意团圆节的中秋,孩子们会在吟咏中秋诗词,感悟历代文人墨客思亲思想的情感中,按照习俗,做月饼及形式各样的月儿,与老师、同学、家人分享;同时在中秋节当晚,与家长一起设计制作寓意团圆和美的饭菜,展示自己的厨艺,享受浓浓的亲情。

职园启蒙,培养学生主人责任

职园启蒙,主要包括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两方面的内容。学校从四年级开始,按照职业分类,从学生熟悉的教师、警察、医生等职业开始,到销售员、军人、消防员、厨师、茶艺师等,按年级进行规划,带领学生认识各类职业。聘请在自己行业做的得比较优秀的家长,与学校老师组成研究团队,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团队研讨、开发,制作出职业认知精品课程,引领学生从职业内容、具体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从小应做的知识储备等方面,对社会上常见的职业做初步了解。帮助他们懂得任何职业都有特定的意义和作用,需要从小进行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专长训练,需要付出辛勤和汗水。

同时,组织开展“学三十六技”活动。在学校设立卫生责任岗、执勤小交警、教师小助理等岗位,由学生自主竞选担任,在校内进行简单的模拟职业体验。家委会则组织家长带领学生进入社区、潍柴、市场、养老院等地进行较深入的职业体验。职业体验后,布置相关任务,进一步深化职业认知。通过学校、社会两位一体的职业认知和体验,帮助学生初步找到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主人翁意识。


田园农事,培养学生农人情怀

奎文区周边有大量的西瓜、萝卜等农业示范园及各种高科技大棚蔬菜园,为孩子们了解农业种植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每学期制定计划,在家委会和家长协助下,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到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及自己常见蔬菜的种植过程及注意事项,帮忙收割。克服城区学校没有种植基地的困难,开发“阳光种植基地”,在学校和家庭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水果,利用泡沫箱、碳化木箱进行种植,在学习种植技术的基础上,亲历播种、管理、收获过程,并进行观察日记写作,感受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在无声中浸润培养学生的农人情怀。




公园创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创客思维

学校将传统手工制作和现代创客、人工智能体验相结合,劳动、美术、科学多学科融合渗透,不同学科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进行玩具设计、创造发明。劳技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制作技能,美术老师向学生渗透生活中常用的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科学老师向学生渗透结构造型等等,提高学生的艺术和创造水平。

同时,学校建设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开设mbot、乐高、盛思试验箱、3D打印等创客课程以及人工智能课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完成创意编程、智能设计等,并通过3D打印将创意变成现实,在精心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无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研园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学校结合诗文育人特色,通过“蹚过四季的诗河”,引领学生在诗词引领下,在校园、公园、大自然的角角落落,观看四季变化,感受时节之美;通过“沿着诗人的足迹行走”,引导学生访寻郑板桥、范仲淹、李清照、孔子等著名文人故居,或在诗人诗词引领下游览大山名川,运用“我知道、我行走、我感悟”等板块设计,让学生不论行到哪里,“行”前都要先做查阅资料、了解景点、调查路线等准备工作;“行”中做好观看、欣赏、拍照、记录,找准景点的风光特点或历史典故。“行”后用诗文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家长和同伴一起分享。学校按照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不同,由本土资源逐渐外延,由近到远开展研学,锻炼学生自理、规划等综合能力。

每一项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反思,用诗文记录自己活动的点点滴滴。在此基础上,老师组织召开交流会,学生相互赏析、学习,在相互的心灵碰撞中深化认识,增加学生文化底蕴。

“五园”劳动,引领着孩子们学会生活技能,获得职业体验,感受创新快乐,树德、增智、强体、审美有机融合,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无缝对接,孩子们在劳动中辛苦着,幸福着,成长着。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五指”攥成拳,育人齐发力

如今在城西小学,最动人的不是奖杯,而是每个孩子眼里的光,那是被信任、被激发、被全面呵护的成长之光。

09-01 09:21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

六十校庆遇开学!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以 “历史与使命” 思政课启新程

穿越八十载历史烟云,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的铮铮誓言,在初秋的校园里交汇碰撞。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 ...

09-01 14:31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

济南东河小学开学第一课:“兵妈妈”深情开讲

​9月1日,济南市东河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别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 ...

09-01 10:38济南市东河小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