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肥城市孙伯镇中心小学以春耕为契机,开展“春耕学农事,田间长知识”劳动实践教育课,鼓励师生开展耕种活动,传承农耕精神,弘扬农耕文化,美化校园环境。
“伯伯,这棵麦苗怎么跟其他的不一样呢?”一名学生弯下腰仔细查看麦苗并问道。“同学,这不是麦苗,是野草。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清理杂草,它就会长大,甚至比麦苗高,会影响麦子的收成。”一名农民回答。学生们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仔细辨认野草,并把它们从地里拔出来。
“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这种课外教育方式别开生面,既新颖又生动,更接地气。我感受到劳作的辛苦,更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一名少先队大队委员擦着额头的汗水激动地说。
近年来,学校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依托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学生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简单的农耕知识,体验到了播种与收获的喜悦,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辛显才、李瑞峰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老师,您看我种的向日葵马上就可以采摘啦!”9月的一天清晨,在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的农场里,五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银盘般的 ...
“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 ...
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