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滨湖镇中心小学:莲荷立品,续写新时代清廉学校“爱莲说”
发布时间:2023-04-14 15:34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王骄、刘超 A+A-
-分享-

  “两袖清风身自清,廉洁从教品更高”“廉字当头守初心,清风书香育桃李”。杨震拒金、布衣宰相、乐羊子妻,一身正气、清者自廉……

  走进滕州市滨湖镇中心小学,校园显示屏、宣传栏、教学楼厅廊走道的宣传展板、教室后方的黑板报……随处可见这样的廉政廉洁警句、故事,职业道德格言、廉洁政策法规等。这是学校融“莲意”、养“廉心”,致力打造“莲廉”文化示范教育基地的系列实践。

  早在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之前,滨湖镇中心小学便以彰显地域特色的“荷文化”为内核,确立了“实施荷和教育,培育荷美少年”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从莲的文化价值引入,充分挖掘和提炼其蕴含的廉洁思想,以“莲”喻“廉”,将“清廉学校”建设与学校“荷和”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努力续写新时代清廉学校“爱莲说”。2023年,被遴选为滕州市教育系统“廉洁文化教育示范点”。

  “荷花是滕州市的市花,彰显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地域特色的‘荷文化’更是我们滨湖镇的文化形象名片。学校的六处主要建筑也是围绕‘荷’来命名的,如“荷和、和馨、荷韵、荷雅、和美、荷致”,莲荷立品,学校结合《爱莲说》包含的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培养学生的君子品格,同时引导教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滨湖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崔德友这样说。

  在滨湖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有一个总长66米的“回”字形“莲廉”文化长廊,集古今咏莲(廉)贤文与名句、历史贤达名士故事、学生清廉公约等多个版块背景墙、多面吊牌为一体。在回廊的东、南两个入口,“芙蓉长廊”“莲清长廊”的匾额十分醒目,“培根铸魂育桃李,启智润心树栋梁”“心似莲花开,清风自然来”两幅对联赫然于入口两侧的长柱之上,充分展现了学校以莲话廉、以莲倡廉的校园文化。

  在营造浓厚的“莲廉”文化氛围同时,滨湖镇中心小学结合校本资源优势,将清廉元素蕴于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中,用清廉之风润校园、育新人。校园宣廉、书画传廉、颂歌唱廉、行动诺廉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火热展开,“崇廉尚洁我传承”主题演讲比赛,“崇廉尚洁润童心,新风正气满校园”主题升旗仪式,廉洁主题班会等常态化,有效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深化对廉洁文化和清廉品质的认识。

  “课余时间,老师常会带领我们参观‘莲廉’文化长廊,其中为官清明、刚正秉直的王东槐的事迹我印象特别深刻,王东槐的家乡正是我们滨湖镇,他家境贫寒,从小发愤图强,为官后勤政爱民、贤达正直,是家乡的骄傲,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学校六年级学生李为佳自豪地说,她还是学校推选的“莲廉”教育宣传员,曾获得学校“廉洁助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的第一名。

  “党建+业务”融合也是滨湖镇中心小学“莲廉”文化示范教育基地建设的特色之一。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四个方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通过主题党日等进行党风廉政宣传,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廉政教育,将“莲廉”文化融入每一名教职工心中。2023年春季学期一开学,学校便组织教师进行了师德宣誓,签订师德承诺书。“清廉是立身处世之根本,以清为实,以廉为荣。清廉之风现在吹遍了校园的每一角落,我们也把清廉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田。”学校德育主任宋桂英说。

  (记者 王骄 通讯员 刘超)

作者:王骄、刘超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