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师生走进田间 体验劳动实践“真功夫”
发布时间:2023-04-29 20:48 来源: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A+A-
-分享-

  “五一”劳动节前夕,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部分同学在校长魏盈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基地开展农业劳动实践活动。

  清风拂面,麦浪滚滚,同学们走进实验基地立即被这绿色的海洋吸引住了。

  作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该试验基地历史悠久,始建于清末,距今已有100多年了,一代代农业科学家依托试验基地育成了泰山1号、济麦22等一系列小麦品种,还有大豆、谷子、高粱、甘薯等优质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粮食丰产,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物所的汪晓璐博士一边带领大家参观一边为大家讲解小麦的起源、分类及用途等农业知识。同学们了解到原来小麦有这么多样的品种,有高产型的,有适合做面包的强筋小麦,还有紫麦、糯麦、高叶黄素等功能小麦。农业科学家采用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高新技术,能更精准高效选育、培育产量更高、营养更加丰富的粮食作物品种,更好的满足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需要。

  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学习如何使用锄头除草、如何撒肥、浇水。同学们跃跃欲试,手拿锄头、耙子等农具,认真操作。不学不知道,看似简单的除草还是个技术活,用力大了土被锄松了,用力轻了草除不干净。学习撒肥也不简单,要把肥料均匀的撒进田里,需要长期实践的经验,否则撒不均匀,事倍功半。

  同学们劳动热情高涨,干了一会就汗流浃背,大家切身体验到了“汗滴禾下土”的感受,深知粮食的来之不易。  农业专家介绍到,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很多的农业生产都已实现了机械化,施肥、浇水、打药等人工农事操作,都已被滴灌、无人机等设施或机械取代,并已向智能化迈进。

  一上午的劳动实践,同学们不但学习了小麦的科学知识、基本的农事操作技能,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大家也感受到在基因编辑、智慧农业这些高新技术的加持下,现代农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劳动实践中,魏盈不时地为同学们手把手做示范,教大家使用农具。她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长大设计出更聪明的农业机器人,高效完成田间作业,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