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跨学科融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全面提升,近日,招远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实验小学组织了全市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主题教研活动。
实验小学教师刘杨执教的《植树问题》,通过课前播放《天天向上》的视频,带领学生做课前韵律操,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引出知识点“间隔数”。她大胆放手,让学生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进行深入讲解和探究,并借助“真的树”“假的树”“想象的树”“听得见的树”四个练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和端午习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实验小学教师王小涵执教的《认识人民币》,从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接着她通过端午视频、端午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以“端午小商店”为主线,展开两次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并学会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最后,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钱币变迁历史,鼓励学生多去探索和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后,两名授课教师又围绕“如何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组织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课例分析讲评。刘杨以《学科无界限 融合促教学》为主题围绕问题推进,将数学与音乐、体育、美术等多学科相融合,引导学生猜想、观察、验证、探究,帮助学生形成对植树问题相关知识的整体建构,加深对植树问题中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引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王小涵则以《跨学融合拓视野 教学相长引鱼跃》为主题进行了分析,从抓住核心概念培养关键能力到教学过程中跨学科融合,搭建知识桥梁,把未知化已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深度学习,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招远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全以《创造五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题,结合两节学科融合示范课,为打造素养课堂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他强调课堂教学要注意高度、深度、广度、温度、效度,他指出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应注意的五个问题:一是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紧扣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让教学有高度;二是教师应重视教学问题设计,让学生合作探究有深度;三是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同时注意教学内容扩展,让教学设计有广度;四是加强师生交流,形成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有温度;五是课堂应开发重点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练习更有效度。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