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家校社”党建联盟齐育人
发布时间:2023-06-02 16:18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刘涛、张兵 A+A-
-分享-

  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党支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家校社”党建联盟齐育人品牌,以学校党建为引领,盘活家庭、社会资源,吹响“家校社”党建联盟共同育人的“冲锋号”,助推学校工作提质增效,闻韶小学已成为一所齐文化传承创新、教学科研走在前列、家校社携手共育特色鲜明的学校。

  党建+育人,党建引领育人增亮色

  一是完善家校社党员育人队伍。闻韶小学组建红色家长委员会,完善校级家委会,壮大党员队伍力量。学校在校级家委会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摸底统计和沟通协调,组织推荐了40余名党员家长成立了首届家委会党小组,专门成立了党小组办公室,并举行了家委会党小组授牌仪式。同时,成立党建联盟学雷锋小组,邀请党员家长、社区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雷锋共育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和社区居民展开帮助,培养学生的爱心。此外,闻韶小学还在校园内打造党员全员育人示范区,充分发挥办公区域工作职责,实现办公区内全环境育人。定期评选党员责任示范区,在卫生、篮球训练、合唱等方面树立党员标杆。

党员教师带领学生书写“向雷锋学习”的书法作品

  二是共创家校社党员育人平台。积极打造国旗下家校社党史教育平台,组织教职工党员、团员,家长党员、社区党员、少先队员参与国旗下演讲,在升旗仪式上打造党史教育微课堂,目前已开展20期。开展党员家长课堂,开发家长中的党员志愿者资源,优秀党员家长代表走进教室宣讲党史。将党员家长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校共促共育活动。打造红色品牌教育活动,邀请党员家长参加红歌合唱、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引导家长、社会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升的参与和重视,形成育人合力。

党员家长进课堂讲雷锋故事

  三是打造家校社沟通交流平台。开展党员教师大家访活动,党员教师下沉社区,走进家庭,采取上门家访、电话家访、预约家访等向家长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优化家校沟通渠道。党小组举办微型家长会,创新“共育人心交流”全员育人家访,引导广大家长使用闻韶小学“一码通”服务平台。党员家长定期与学校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密切与党员教师的沟通联系,配合相关学科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收集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培养向党爱国、健康向上、素质全面的少先队员贡献力量。

  四是成立善美调解工作室。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联合临淄区闻韶派出所人民调解员、校级家委会成员成立“善美调解工作室”,为学校和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有效防范、快速化解校园纠纷的平台。

  党旗+队旗,党建引领队建显本色

  自2008年起,闻韶小学启动“队旗飘扬进社区”活动,活动开展10余年来,育人和服务成效显著,“让队旗在社区高高飘扬”德育工作品牌,被教育部表彰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教育案例。在此基础上,学校党支部以党旗引领队旗,以党建带队建,学生红心向党,奋进向未来。

  一是红色网格指导队建。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党的建设和少先队建设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建立学校党建带队建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家校社协同共育”研讨会,研究三方的优势及相互促进的举措。继续在家长中开展“爱的日记”红色写作活动,亲子共走“长征路线图”,完善“四同网络”,擦亮“队旗飘扬进社区”品牌,实现少先队员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发展与社区群众素质提升的双重目标,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二是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闻韶小学立足育人目标,挖掘教材中学生可学、可做、可悟的红色文化,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让红色文化进课堂、进课本、进头脑。一方面,建立红色教育校本课程,将红色文化传播纳入主题班会等,组织编写红色情景剧,指导学生录制《红色故事我来讲》,组织“学楷模、唱红歌、诵经典、演红剧”等主题活动,利用学校微信平台努力为学生打造立体化红色课堂。另一方面,将学科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开设“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齐国故事我来说”等演说课程。利用现代化手段促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师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以亲身体验的方式,直观形象地触摸历史,让红色基因真正注入学生的血脉。再一方面,与社区联合,继续组织好“老少共读一本书”“社区环保宣讲”等活动。

学生进社区宣传“学习强国”平台

  三是建立“南泥湾”劳动教育基地。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闻韶小学党支部专门开辟“南泥湾”农场,地块以红军战士名字命名,并将南泥湾的故事以漫画形式上墙。作为学生接受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队员们在“南泥湾”体验劳动的快乐,收获劳动的喜悦,践行红军南泥湾精神。

  党建+共建,党建引领专业创特色

  闻韶小学党小组与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推进一体化建设,把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双提升,让每一名党员教师都成为一面旗帜。

  一是融合课堂教学。依托新基础教育研究,搭建课堂教学研讨平台。根据不同的教学研讨内容和党员、骨干教师的成长需要,分层组织党员和骨干教师承担任务。在专题研讨中,由各学科业务骨干承担执教研究课、观评课任务,通过专家指导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在日常研讨中,由优秀青年教师承担执教研究课的任务,骨干教师跟进指导。

  二是实施“双培工程”。组织支部委员与党员、党员与教学骨干结对子,组织非党员骨干教师经常性参加“三会一课”、志愿服务等活动,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每学年制定“双向培养目标任务”,加大培养发展力度,有计划地将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和名师;通过结对指导、跟踪培养,营造业务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争做业务骨干的良好氛围。

  三是校外联合促成长。积极开展本校党支部、皇城镇中心小学党支部、敬仲镇第一小学党支部、敬仲镇第二小学党支部之间联合共建的红色网格,努力实现学校党组织以强带弱。联合开展党员教育、联合开展党组织生活、联合开展互访交流活动,组织党员同过组织生活,就党建常规性工作进行相互检查、指导、互助,就课堂教学、班级管理、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开展交流研讨,促进双方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共同提高。

  四是建立社区“五老党员人才库”。闻韶小学与齐鲁石化公司关工委、临淄区关工委、区妇联密切合作,充分挖掘,吸收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热心教育的“五老”党员志愿者们,建立了社区“五老党员人才库”,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开发家校社一体化课程,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见实效。学校党支部加强与晏婴社区等党组织的联系,先后聘请了75名五老党员志愿者,每周二晚在晏婴社区开展“闻韶讲堂”,开展党史、国史、军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性学习,打造社区教育学校新高地。自主开发“光影悦读”系统指导孩子们在家、在社区观看优秀红色影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由学校到社区走深走实,努力为学生和周边社区打造立体化红色课堂。

齐鲁石化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长新进校园讲郭永怀的爱国故事

“五老”党员志愿者高英芳同少先队员们讲党史

  闻韶小学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坚守育人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完善考核评价,以共建促党建、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发展,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实现学校发展提质增效。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德育示范学校、全国百项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学校、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省版权示范单位,淄博市市文明校园、市平安和谐校园、市三星章少先大队,临淄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少先队先进单位、区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区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和区全环境育人示范学校等百余项荣誉。“队旗飘扬进社区”“爱的日记,我和你共成长”等荣获淄博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作者:刘涛、张兵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