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送课下乡教研走进双庙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5-04-15 10:38 来源:夏津县双庙镇中心小学 A+A-
-分享-

  "春研正当时,聚力共成长。"4月14日,夏津县双庙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县学科中心送课下乡。此次活动以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典型课例为切入点,通过专家示范、深度研讨、理念引领,为乡镇教师搭建了空间观念培养的实践路径,助力乡村教育提质增效。

  活动现场,学科中心教师姚清华以《盲人摸象》的经典寓言开场,引导学生通过"摸象"游戏感知"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课堂中,姚老师巧妙设计"实物观察—图形转换—多角度想象"的进阶任务,从本位观察到换位思考,从平面图形到立体空间,通过"观察玩偶方位""描述立体结构"等情境化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思中悟"。尤为亮眼的是,姚老师注重数学语言的精准表达,通过"请用方位词描述你的观察""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你的发现"等指令,引导学生从生活化表达向科学化表达跃迁,实现思维可视化与表达结构化的双重提升。

  评课环节,与会教师围绕"目标达成度""任务有效性""思维生长点"展开深度对话。大家一致认为,姚老师的课堂实现了"三个转化":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视觉体验,将碎片化的观察活动转化为系统化的思维训练,将浅层的认知参与转化为深度的知识建构。学科中心的三位教师更从课标解读维度带来专业引领,通过"学什么(空间观念核心概念)—怎么学(任务驱动路径)—学到什么程度(三维目标达成)"的框架分析,为教师们厘清了空间观念培养的底层逻辑。

  夏津县学科中心主任宋佳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新时代课堂教学需把握"三个转向":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主体"。教师要以课标为纲,以任务为链,通过"大任务统领—子任务分解—微任务驱动"的设计模式,构建"情境—问题—探究—表达"的完整学习链,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实现深度学习。

  此次送教活动举办为乡镇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操范式。不仅是对空间观念培养的生动诠释,更是对"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深刻践行。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五育并举”绘新篇 朵朵花儿竞绽放

“老师,您看我种的向日葵马上就可以采摘啦!”9月的一天清晨,在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的农场里,五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银盘般的 ...

10-09 10: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 ...

10-09 10: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 ...

10-09 15: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