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福山区河滨路小学开展“以劳润心 巧手童趣”劳动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8 15:05 来源:烟台劳动实践教育作者:赵臻 A+A-
-分享-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班固的这句古训,道出了劳动与收获的永恒关联。近日,烟台市福山区河滨路小学以“以劳润心 巧手童趣”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和饺子面团、剥蒜、缝沙包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一揉一缝、一剥一制中,触摸生活的温度,感悟劳动的真谛。

  揉面知味,传承烟火里的匠心

  面粉如雪落盆,清水潺潺注入。老师示范时强调:“和面力道要匀,耐心要足。”学生们起初手忙脚乱——面团黏在掌心,比例总难精准。但在互相协作中,有人摸索出“分次加水法”,有人学会“三光秘诀”(面光、盆光、手光)。当光滑的面团一个个成型,学生们惊喜发现:理论中的“水面比例”,在掌心的触感里有了具象答案。这不仅是传统面食技艺的启蒙,更让他们懂得:劳动中的每个细节,都藏着脚踏实地的智慧。

  剥蒜悟细,打磨指尖上的专注

  “剥蒜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细心。”随着老师一声令下,蒜瓣在课桌上跳跃。有的学生用巧劲拍松蒜皮,有的耐心拆解每一瓣。当白净的蒜瓣堆成小山,一位学生感慨:“以前觉得剥蒜麻烦,现在才明白,再小的劳动,专注做好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这场“指尖上的修行”,既锻炼了精细动作,更让耐心与专注力悄然生长。

  缝包创趣,编织童年里的巧思

  缝沙包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创意与手工碰撞的舞台。五颜六色的布料、细细的针线、蓬松的填充棉等材料一应俱全,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

  穿针引线对于不少同学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有的同学眼睛紧紧盯着针眼,尝试多次才成功将线穿过;有的同学则在同桌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穿针。尽管针法还略显生疏,但每一针都倾注了学生们的认真与专注。

作者:赵臻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五育并举”绘新篇 朵朵花儿竞绽放

“老师,您看我种的向日葵马上就可以采摘啦!”9月的一天清晨,在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的农场里,五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银盘般的 ...

10-09 10: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 ...

10-09 10: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 ...

10-09 15: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